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兰亭集序》写作特色

《兰亭集序》写作特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8

《兰亭集序》写作特色

1、借题发挥,立意高远:

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是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消说,但也非出奇。出奇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作者的借题发挥带有鲜明的抒情色彩。情缘事发,所以先叙事。叙事分两层:

前一层侧重叙述活动的情形。先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又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然后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可算是入题。

后一层转入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先用景物做烘托,“天朗气清”,则所见者真;“惠风和畅”,则观景之情致浓。由此说到“仰”“俯”之所见,再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自然顺理成章。这一层仍是切着兰亭之会写的,却为本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其中“仰”“俯”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又预示了下文将有所发挥。

第2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上文已见,只是这里用了它们的合义,表示过得很快。这就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接着就举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静者“晤言一室之内”;躁者“放浪形骸之外”。作这样的区分,其实只是一种烘托的手段,作者的本意是要说那相同的一面,即人在美好的时光中总会感到“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而在事过境迁之后又不免感慨横生。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不能永远保有那美好的留恋。至此,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死生亦大矣”。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便是作者见解的高远处。

但“死生亦大矣”毕竟是个哲理命题,为了证明自古如斯,作者又宕开一笔,说到自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并用“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之际,从而加深了他的感慨。再联系当前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力斥其非,也表明他的感慨其来有自。然后把眼光转向未来,逼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两句,把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结束全文——以“斯文”而使“后之览者”有感于“死生之大”,其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穷回味的余地。

统观全文,作者不为玄谈家们的论调所蔽,而借题发挥,阐明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所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前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也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

2、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本文仅324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

⑴写景:

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快神怡。

⑵叙事:

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

⑶抒情:

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

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应当看到,作者的文笔如此洗练并非有意而为,而是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有这种自然清新的风格,也是本文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给汶川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1
难忘的童年
让我们手拉手
手拉手活动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
难忘的童年
给四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难忘童年(6)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3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论安全玻璃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
十句话记住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控制
论文化广场设计
CFG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和试验
生态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思考
浅谈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试论农村整洁工程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
试论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发展和衰落
浅论工业厂房的建筑艺术
2012年全国建筑学专业分档排名
对提高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的几点建议
怎样写施工方案?
《北京亮起来了》 范文习作
《北京亮起来了》 相关介绍
《北京亮起来了》重难点分析
《动手做做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动手做做看》 范文习作
《动手做做看》 考点练兵1
《邮票齿孔的故事》 重点字词
《动手做做看》 重难点分析
《动手做做看》 知识点精析
《邮票齿孔的故事》 重难点分析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整体阅读感知
《动手做做看》 整体阅读感知
《动手做做看》 教师语录
《动手做做看》 课文相关
《北京亮起来了》 考点练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