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乌台诗案”和《赤壁赋》
李永军
“乌台诗案”,使苏轼蒙冤下狱,《赤壁赋》便应运而生,流传至今。其实,事情绝不像现在说起来那么简单。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
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当时朝中政敌章惇、蔡确等人借此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之实,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他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沒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指责兴修水利的这项措施不对。其实苏轼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來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
总之,是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于是朝廷便将苏轼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此时,沈括还出来告密,说苏轼诗作有讥讽朝政之意,章惇等人便以苏轼的诗作为证据(令苏拭倒霉的诗句是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这两句诗被人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指控他“大逆不道”,想置他于死地。一场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一百多首诗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由此,于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被捕入狱。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元丰三年二月,苏轼由开封到了黄冈,直到元丰七年四月才离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改写《游子吟》
- 弟弟,我想对你说
- 动物星球的运动会
- 老师改发型
- “活宝”李伟
- 我眼中的城市
- 秋天姑娘
- 祖国,我为你骄傲!
- 买空调引起的风波
- 我喜欢的“小白”
- 美丽的中心广场
- 落选以后
- 我爱秋天的校园
- 抄袭
- 游桂林
- 关于辽宁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创新建设策略思考
- 简述教学时应掌握的几种心理效能
- 关于非公共型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关于高职外贸英语专业创新教学模式探讨
- 关于中国足球联赛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与道德思考
- 试论中华武术文化的现代性
- 论高职院校机制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研究
- 论职业教育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
- 关于职校语文教学要注重三个要点
- 试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与科学评价
-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现状及对策
- 浅论职业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 关于影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 浅论对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生源不稳定的思考
- 浅议职业教育中“建筑材料”课程建设和改革
- 《习作二 我的自画像》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四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三
- 综合性学习三八节的祝福教案设计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精彩的马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春笋教案设计
- 《画鸡蛋》教学设计之一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二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五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一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七
-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