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文题解
翻新时间:2023-08-08
《赤壁赋》课文题解
1、关于“赤壁”:
神宗元丰二年,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的赤壁,写下两篇赋。本文是第一篇,有称作“前赤壁赋”。赤壁之战的地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为湖北赤壁。苏轼所游的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2、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
⑴ 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
⑵ 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⑶ 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⑷ 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
⑸ 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摛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
⑹ 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鸡住院
- 洗碗
- 西瓜
- 赛龙舟
- 撞蛋
- 韭菜和葱
- 甜甜的雨
- 小刺猬摘苹果
- 登青城山
- 我是小小手工能手
- 摘樱桃
- 夜游姚江
- 这是谁的错
- 讲文明
- 弟弟
- 人格的法学意义(1)论文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利用研究
- 论共同危险行为(1)论文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四)(1)论文
- 法国文学课程多元教学策略研究
- 论利益协调及其机制建立
- 浅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 艺术作品的本质研讨
- 素描艺术和人文教育的症结及其相关性
-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二)(1)论文
-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上)(1)论文
- 论新一轮相亲电视节目热的冷思考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三)(1)论文
- 《棉花姑娘》教案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影子》教案
- 《静夜思》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秋天的图画》教案
- 《王二小》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松鼠和松果》教案
- 《司马光》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 课前透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