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15-12-13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2、品味和鉴赏写景、抒情、议论相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
二课时。
【预习设置】
1、提前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2、你所了解的苏轼。
(本文意蕴深远,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处境,就很难感受到他那种正直、傲岸的人格,也很难理解他矛盾痛苦、听任自然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的思想情感。)
3、读了《赤壁赋》后,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文中作者的心绪有没有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字词
属客(zhǔ) 窈窕(yǎo tiǎo) 斗(dǒu) 冯虚御风(píng) 和歌(hè) 愀然(qiǎo) 棹(zhào) 扁舟(piān) 无尽藏(zàng) 相藉(jiè)
二、作家作品
三、重难点探讨设计
1、重点字词(略)。
2、围绕作者情绪的变化展开剖析:
⑴ 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⑵ 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⑶ 第三段感情如何?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⑷ 第四段感情如何?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⑸ 结尾段感情如何?
3、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4、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四、作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差距
- 未来的游戏家----郭钰林
- 哈!我的同学潘越
- 我们班的邱嘉
- 她是谁?
- 我
- 我是一个最懒的人
- 我的好朋友――“橙子”
- 我超极PF老爸
- 妈妈我爱你
- 我
- 形象代言人
- 我这同桌
- 书迷爸爸
- 家庭标点符号大集锦二
- 行政程序中的证据制度刍议
- 科举制度的评价
- 简论残疾人的法律援助工作
- 我国消费合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
- 巧用执行时效中断,助推强制执行
- 拍卖公共设施冠名权的法律思考
- 浅谈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 论共犯口供的证明力
- 浅述律师授权声明
- 论我国防空识别区建立的国际法依据与制度体系完善
- 我国破格提拔干部制度基本问题的规范研究
-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弊端与完善
- 浅析债权转让合同纠纷
- 论婚内侵权责任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 中国证据开示制度探讨
- 《识字学词学句(一)2》
- 22《猴子种果树》
- 19《买猫头鹰》
- 19《台湾的蝴蝶谷》
- 21《雨后》
- 17《下雨》
- 20《欢乐的泼水节》
- 《识字学词学句(一)1》教学设计之二
- 34《夏天》
- 21《水的脾气》
- 24《绿色的卫兵》
- 36《狼和小羊》
- 35《伞花》
- 23《会走路的树》
- 26《一束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