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赤壁赋》教学杂谈

《赤壁赋》教学杂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6

《赤壁赋》教学杂谈

〖以“立人”为中心,实现精神的自我成长──“新课标”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

运用“体验”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一条审美体验的路径。

“体验”是指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强调经历和参与。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要求学生倾听、开口、动手,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第二,重视直接经验。从教学角度看,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理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习的角度讲,就是要把间接经验整合、转化为直接经验,成为自我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验”的学习方式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应十分注重 “味”和“悟”。

其实,古人在读写活动中非常强调对味的追求。“味”除了用来指称语文材料的丰富意蕴和审美特征以外,还可以用来描述人们在读写活动中对语言材料的一种认知方式和审美体验。“含英咀华”“咬文嚼字”“玩味”“品味”等词语,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被使用。文言文教学中,对一些字、词、句的品味,是一件十分有意味的事。如《赤壁赋》第三小节中,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句,句中的“哀”,就很值得玩味,到底应该是什么意思呢?是解释成“哀叹”,还是解释成“感叹”,抑或解释成“悲哀”?让学生结合语境,结合苏轼的人生遭际以及在本文中的心境,仔细玩味,不难发现应该解释为“哀叹”。既有对人生短暂的悲哀和无奈,又有对曹操、周喻曾建立旷世伟业,如今却灰飞烟灭的感慨。

〖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可以说,高中语文新教材里面的课文都是许多名家的精品,它用生动而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神奇而丰富多彩的画卷。在这里,有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有文情并茂的写景名篇,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有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的各种文体,其语言之精妙、构思之巧妙、内涵之丰富本身就能为学生的积累提供许多经典的素材。特别是古典诗词中的名言警句、文人墨客们的生平事迹以及议论、抒情、写景等名段名篇,教学时如能注意引导学生及时积累、总结、归纳,必定能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还记得当初讲授《赤壁赋》一文时,当谈到苏轼的生平和“乌台诗案”的时候,下面的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我就想,假若我们在每教新课之前,都让学生先去查找一下作者的生平或是典型的事例,并从中归纳出相关的人物品格和有价值的观点,这不就是很好的素材积累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水我呼唤
捉蝶
分数的威力
我真幸福
打弹子球比赛
煎鸡蛋
我们的朋友
吟含日记
未来的玩具娃娃
家中喜事连连
奉献
我家的微波炉
读《绿色的办公室》有感
迷人的星空
读《水乡绍兴》有感
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音乐学科工作总结
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
小学2010学年期体育学科工作总结
2012年度中学总务处工作总结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学科总结
2012年小学四年级英语学科工作总结
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政教处工作总结
初中2012年工作总结
中学2012年度工作总结
2012年中学年度工作总结
小学2009四年级品德与生活学科总结
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学科工作小结
2010学年小学度美术学科工作总结
小学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总结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学科总结
环境产权保护审计理论创新研究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问题思考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在工程审计全过程中的应用探讨
BOT项目审计研究
对企业宣传的作用探讨
社会责任导向型企业道德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低碳经济下的物流企业发展前景初探
论物流服务网络化的机理与构建途径
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物流对客户感知的影响评述
浅探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与对策
对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物流管理教育的问题
论现代物流企业安全的创新管理策略
分析物流人才培育方式
用细节取胜──《我的第一本书》教学案例分析
创设课堂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是这样上《我的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
《列夫·托尔斯泰》词语解释
《我的第一本书》教后反思
似曾相识燕呢喃──记偶拾的回堂课《我的第一本书》
《列夫·托尔斯泰》词义辨析
《列夫·托尔斯泰》学习目标
读《我的第一本书》中的快乐
如何体会、评价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
苦难中的温情──《我的第一本书》教学案例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与反思
《列夫·托尔斯泰》写作技巧
记忆中不能抹去的亮色──《我的第一本书》教学中贯穿的情感教育
《列夫·托尔斯泰》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