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今日褒禅山概况
安徽含山县城北,山峦起伏,风景秀美。城北褒山乡距城十五里处,十年浩劫前,仍有寺庙,建筑宏伟,本地人称为“大庙”。院内古树参天,墙外翠竹茂密,相传这座寺庙是唐朝和尚慧褒隐居之所,王安石称之为“慧空禅院”。距此院约二百米处半山腰上有大小二宝塔,俯视寺院,遥遥相对。可惜宝塔在十年浩劫期间被人用炸药轰毁。寺院被拆除。
从“慧空禅院”遗址东行二、三里,就到达前洞。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口左侧有一泉,泉水从石缝中涌出,常年不绝。干旱季节,即使周围山沟、水井都已干涸,此处仍清流潺潺。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文“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句中,“其”是指洞,洞下有一块平坦的土地,山泉从洞的一侧涌出,记游者把姓名或诗文题在洞口石壁上。
由前洞出来,上山,翻过一座小山,“有穴窈然”,这是后洞。前后洞并不相通。进去,黑洞洞的。确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有些地方很窄,仅容一人通过;有些地方很高大,人进去,如置身大雄宝殿,穹窿盖顶,四壁怪石林立,石钟乳倒悬。洞穴蜿蜒曲折,到现在还没有人探得它究竟延伸到何处。正如王安石所描绘的那样:“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由于褒禅山地处偏僻,且既无名胜,又非要冲,现代人身临其境者极少。那么王安石何以来此一游,还写了那篇脍炙人口的游记呢?
原来,离褒禅山三、四里处有个伍子胥所过的昭关,离褒禅山八、九十里路又是霸王自刎的乌江,王安石曾去乌江游霸王庙并留下一诗。王安石在写《游褒禅山记》时任“舒州通判”。王安石赴任或任满返江宁(南京)必经和县。含山、乌江、和县,当时同属和州。因此,王安石既到乌江,再到昭关、褒禅山,是情理中事。
十年浩劫,毁掉了无数文物,褒禅山亦未能幸免。“慧空禅院”、“褒之庐冢”以及大、小二塔都仅存废墟,只王安石所描绘的前、后洞仍存,且与当年颇相似。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
1981年7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与时间赛跑
- 我QQ上的农场
- 哥哥的婚礼
- 象棋的世界
- 阅兵仪式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我在遐想
- 微笑的力量
- 母爱
- 我不再怕狗了
- 传染病
- 诚信
- 全家捉老鼠
- 保护环境
- 渴望自由的鱼
-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分析
- 基于最优化的2008奥运会临时超市设计
- n阶方阵的m次方根
- 关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评述
-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创新特点及启示
- DICOM阅片工作站图像处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浅析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及克服办法
- MATLAB下Bézier曲线曲面的绘制
- 略论中西方文化礼仪之招呼语
- 系统的分形绘制
- 对自由半群中一类方程解的研究
- 试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正确对待及疏导
- 解决下岗工人如何合理择业的数学模型
- 浅析女大学生心理障碍诱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评价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日月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
- 《日月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