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3
《游褒禅山记》疑难句释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
⑴ 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
⑵ 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
⑶ 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
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个主谓句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三个大的层次:
第一层,主语是“余”,谓语是动词短语“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第二层的动词短语是动宾结构,动词是“悔”,它的宾语是主谓短语“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第三层,作宾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是“其”,谓语是由两个“动+宾”的动词短语“随之”和“不得极夫游之乐”组成的,这两个动词短语之间有因果关系,因为“随之”,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Elaine,Mary lewis,and the Frog》一书有感
- 乒乓球赛
- 飞帽
- 人生道路上的十字路口
- 一次特殊的测试
- 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 学当理发师
- 人间仙境——太白山
- 二十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 给爸爸刮胡子
- 写作的快乐与烦恼
- 神奇的鞋
- 致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游九顶塔民族风情园
- 变脸老板
- 试论高等数学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培养
- 试析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
- 试析学术规范的法学思考
- 试析本科宪法学教学独特性的初步探讨
- 试析专业发展的高校青年教师的学习研究
- 简论案例分析法在ESBP教学中的运用
- 浅析构建高校大学生学习型社区
- 试析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管理研究
- 简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
- 试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思考
- 简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订单班SWOT分析
- 试析人性教育视野下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
- 试析理工院校“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 简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
- 试析高职生职业指导的意义、问题及实施路径
- 《俗世奇人》富有个性的人物特点
- 《俗世奇人》习题精选
- 追怀一位民间艺人
- 《俗世奇人》同步练习
- 《俗世奇人》结构分析
- 抢救民间文化的“唐·吉诃德”
- 《俗世奇人》同步练习
- 《俗世奇人》写作特色
- 《俗世奇人》词语解释
- 《俗世奇人》一人一事,曲折有致
- 《俗世奇人》课文背景知识
- 窑洞里的民间艺术
- 《俗世奇人》中心意思
- 《俗世奇人》写作特点
- 《俗世奇人》巧妙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