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评《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
王熙凤是贾府中杀伐决断,威重令行的铁腕人物。曹雪芹在王熙凤的塑造上,是不遗余力的,仅在这第一次出场中,就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辣”。
声音“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此人乃是贾母所言的“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王熙凤。她的出场真可谓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大有先声夺人之势。在贾府中敢如此放肆的也只有王熙凤一人,其“辣”可见一斑。
体态容貌“辣”:“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仅仅36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的绝代佳人。细心品味,此女子又与其他一些佳人迥然不同:“三角眼”“吊梢眉”以及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都隐藏着其美丽外表下的刁钻狡黠。
衣着“辣”:“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化洋绉裙。”“凤辣子”浓妆艳饰,遍体锦绣,把自己“包装”得如此妖艳凌人。如此精心设计的“与众姑娘不同”的装束,就连出身侯门的黛玉,都对其衣饰惊诧不已,可见其热烈的“色调”折射出凤姐志得意满的心态。让人乍一见凤姐觉得她的这一身行头甚是“辣”也。
语言“辣”:“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妹妹几岁了?”“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那赞美黛玉的话语,句句对贾母而说;对黛玉的一连串问话,一连串嘱咐,又同时回答王夫人的问话--她的话语让听者感觉“辣味”扑鼻,但又不忍拒绝,而且还要深吸几口。热辣的语言更加突出了王熙凤光华四射、八面玲珑的性格特点。
心思“辣”:“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表面上是在夸林黛玉,其实,主要是为了讨好“老祖宗”。“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另一方面也顺带盛赞了在场的贾家姐妹,王熙凤真可谓用心良苦。其心思之“辣”是贾府其他人无法匹敌的。《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其原因可能就在于凤姐令人耳目一新的“辣味”,这种“辣”有别于江湖女侠的豪气,也有别于市井泼妇那种无趣,她“辣”的恰到好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奇迹》有感
- 玩大力士游戏
- 我长大了
- 我爱故乡的桔子树
- 妈妈脸上欣慰的笑容
- 母亲节的礼物
- 送给妈妈的礼物
- 快乐的五一假日
- 假如我是爱心小天使
- 春到宜春
- 游龙湾海滨
- 五彩缤纷的初春
- 我有一个好妈妈
- 快乐的五一
- 难忘的一件事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传统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 论五四女性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 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建设银行文化
-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工科学生人文教育
-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之我见
- 海禁放大了传统文化的保守和狂妄
- “科学定位”就真的是科学了吗?
-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实证研究刑法论文(1)
- 论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法院文化建设
- 创意文化产业视角下四川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
- 「传统文化」「学生逃课」素材解读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3)刑法论文(1)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刑法论文(1)
-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现代公民
- 《可贵的沉默》|人教版
- 《小摄影师》|人教版
- 《灰雀》|人教版
- 《钓鱼的启示》
-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
- 《观潮》第二课时
- 《陶罐和铁罐》
- 《三个儿子》|人教版
- 《黄山奇石》讲读教案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 《我为你骄傲》写话设计
- 《观潮》第一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3
- 《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
- 《掌声》教后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