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杂谈
【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多媒体教学也被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它以巨大的力量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近来学校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就是针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而设的。通过观摩比赛,我深深的感到多媒体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给我们带来了教育教学的新气象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电影电视以及图片引进课堂,形成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我们可以先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第一集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的内容,对贾府的雍容华贵、林黛玉进贾府时的心理有个感性的认识。我们还可以利用图片形象地展示林黛玉进贾府时的路线图以及贾府的人物关系图,以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加学习的兴趣。
【开放引进灵活创新──谈影视媒体在小说教学中的使用】
助读式使用:
对于难懂的课文,篇幅较长的课文,先使用影视媒体,让学生总览全貌,帮助弄懂背景情况,初步熟悉人物及其性格,把握大体情节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讨论式学习。这样,能大大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如《林黛玉进贾府》,即可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前,组织学生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有关“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通过观看,学生很快熟悉了贾府的“衣食住行”自与别家不同的典型环境,弄清了林黛玉依次拜见了哪些人,这些人分别给林黛玉什么样的印象。教学时,再重点讨论人物的写法和主要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的性格特征。这样,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比单纯凭借文本解读的效果要好得多。
【扬长避短──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滥用图象削弱想象:
有语文老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把电视剧制成课件,在教学中,让学生观看电视录相,再阅读课文。这样的课堂确实显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教学的结果是削弱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语文学习主要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这需要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细微的体验和理解,并通过阅读想象出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做到如临其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果把看图像代替了对语言文字的想象,那么这是放弃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这不是语文课,而是影视或美术课。
佛家参禅时,由禅师点拨而悟道被称“顿悟”,由自己长时间的打坐悟道被称为“渐悟”。语文课上,“顿悟”当然指的是由教师的点拨而理解,“渐悟”则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计算机课件代替不了教师本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学鉴赏力,也代替不了学生自己对文字的感悟和体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纸的自述
- 动物的哭诉
- 黄金海岸水上乐园
- 盛夏乘凉
- 我是楼道小卫士
- 游览海博会有感
- 读报
- 我的好朋友王迎迎
- 环保的重要性
- 小鸟的窝
- 灯们的谈话
- 特殊的生日
- 小鸡过河
-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 一次两日游
- 浅谈在《生活与劳动》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 基于FPGA的音频录放
- 优化网络教学,发展学生能力
- 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 高中地理科际联系的认识和实践
- 浅谈新形势下医德工程建设及其内涵的拓展
-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 对于学生数学成绩评定的几点思考
- 论“点圆式”工作法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 浅谈高中英语总复习的方法
-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分析探讨
- 以劳动课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 法学教育培养什么
- 巧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
- 《氓》教学设计
- 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
- 创设生动场景,拓展写作思路──情景教学在《采薇》末章的应用
-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离骚》有关资料
- 《离骚》鉴赏
- 以《氓》的教学为例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发现和创新”
- 读写结合教《氓》
-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原和他的《离骚》
- 历史上关于对屈原评价问题的争议
- 《氓》教学反思
- 《〈诗经〉两首》教学杂谈
- 《采薇》教学设计
- 《采薇》教学设计
- 《离骚》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