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谈《祝福》中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谈《祝福》中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3

谈《祝福》中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关于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和各类文艺理论必须阐述的一个重要内容。解读中外名著,尤其是现实主义作品,不可避免地要触及这一命题。可是,在中学语文教学里,该怎样处理呢?

先从“典型人物”说起,质疑如下:

1、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那么祥林嫂为何要从婆家出走?为何要隐瞒身世而死心踏地地在鲁四老爷家打工?是对婚姻自由的向往,还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抑或其它原因?

2、如何解释祥林嫂被抓回去时的哭喊?又如何看待她再出嫁时的嚎、骂以及拜天地时头撞香案的刚烈行为?是对城镇生活的留念,还是对乡村生活的厌恶?是对人格尊严的捍卫,还是对封建礼教的顺从抑或是反抗?

3、祥林嫂临死前打开了魂灵有无的结了吗?我的回答对之效果怎样?

上述问题的创设,当然是引导学生理解祥林嫂这一人物的典型意义──处处以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的方式寻求解脱而又始终无法解脱的悲剧性所在。之所以采取一系列这样的设问,无非是让理性化的说明灵动起来,变成学生思维上,情感上易接受、感兴趣的信息。于是,把所谓的外出打工、婚姻自由、城乡生活、人格尊严、转折点,结等较现代的观念词语渗透其间,将祥林嫂反抗之手段、原因、目的等陌生化,延长其理解的时间,并由此寻求恰当的解释,从而建立新知--典型人物及其典型意义。

再谈“典型环境”,同样质疑如下:

1、鲁四老爷如何诬蔑和诽谤祥林嫂?四婶呢?

2、柳妈的“好心”有“好果”吗?

3、“阿毛的故事”和“额上的伤疤”又是如何被大众(小说中未直接指出姓名的群众)“炒作”的?

4、与祥林嫂同样身份的短工同情祥林嫂吗?

这些问题蕴含的信息开放,学生很容易解答,旨在引出“对祥林嫂的死,鲁镇的人们该负怎样的责任”这一信息较为封闭,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对鲁镇的人情风貌进行关注。而以上问题的设立,正是通过作品中人际关系的建构,无非要引导学生对鲁镇这一典型环境的认识:鲁镇是一封建思想浓厚的小镇,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处处以封建礼教等伦理规范作为其行动准则,自然对祥林嫂的死不负任何责任。诬蔑者也罢,嘲笑者也罢,同情者也罢,都是在用其一言一行编织成一张封建礼教之大网。其间,无论“吃人者”还是“被人吃者”,都身陷网中,从而构成了当时整个黑暗社会的缩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校园一角
秋天的校园
茶乡放歌
美丽的合江门
教室的变化
繁华与冷清
四季的风
秋天
且说泸定桥
我爱我的家乡
校园秋景
娘子关
我爱我的家乡--太原
校园一角——荷花池
春来了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展望
简析MATLAB教学模式的几点探讨
试论高校中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的角色
关于高职数控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西部地区高校“国际会计”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高校教务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简析电力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关于工科物理专业“量子力学”教学改革探析
关于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关于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
关于中美一流大学校长的比较与思考
试论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试论电力工业标准的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
关于电机专业方向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探索实践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杂谈
《跨越百年的美丽》相关链接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
由《跨越百年的美丽》想到的
居里·夫人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案例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
《千年梦圆在今朝》相关链接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