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法赏析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法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想象夸张一手裁──《蜀道难》艺术手法赏析

李白的诗向来以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而引人入胜、给人回味。《蜀道难》更是将李白式的想象与夸张发挥到极致。

之所以冠以“李白式的想象与夸张”,是因为在李白的诗里,想象与夸张的运用很独特,同时两者又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即诗中的想象与夸张同时出现,彼此交融,共同营造美妙奇幻的艺术境界。品味《蜀道难》中想象手法的运用,可将之分为两类:

一类是神话式想象,即在诗中穿插神话传说,引人想象。

诗的开篇在写蜀地闭塞时,用了“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两句。蚕从、鱼凫都是远古蜀王的名字,具体事迹难以考实,但在这里,我们却能随着诗人的引导展开想象,似乎看到这些蜀地先王们开国的艰辛,也似乎看到了蜀地百姓生活之艰难。

五丁开山的故事只是一个美丽而悲壮的传说,诗中加以引用,不仅是在说蜀道由来,更能让读者想见蜀道开辟过程的艰险──很多人为开辟蜀道而失去生命,为全诗增添一种朦胧之感。

引用六龙的神话是说,即使这样高行空中的神龙之车也要绕过高标之山,可见蜀道之高,上通青天了。诗中运用这一神话,激起读者的想象,仿佛见到那高入云端的蜀道,为之咨嗟!

另一类是写实式想象。李白的诗中更多的是主观的写实式想象。这种想象是从诗人主观角度出发,使用一些常见事物来加以发挥,也更易引起读者的主观体验、更易为读者所接受。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全诗中共出现三次,可谓一唱三叹,同时又给读者造成切实的想象:要翻越蜀道,比登天还难啊。

蜀道究竟有多么险?诗人的回答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只有鸟能飞过去。读者不禁要想:这样险的道路,人该怎样才能穿越啊。紧接着诗人用“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不断冲击读者神经,把读者带入到无边的想象之中:波涛翻滚,黄鹤高飞,猿猱哀绝。

诗人展开想象描绘“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等一幕幕景象,从侧面渲染了蜀道之高险难以穿越,激起人们悲情愁绪。“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急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又分别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来写想象中见闻,让人感到蜀道之高险不可攀越。

其实,全诗都可以说是在想象中完成的,因为诗人所写之蜀道并非眼前之蜀道,而是胸中之蜀道,想象中之蜀道。蜀道之高,蜀道之险,也全乎出于诗人之想象,并把想象之景外化为实在之景。

诗中的夸张手法,也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数字式夸张。数字上夸张,是李白诗常用的手法,它为李白的诗营造了磅礴的气势、宏大的意境。

诗的开篇便有“尔来四万八千岁”一句,这里所列“四万八千岁”当然并非确指,而是夸张,并从时间的长度上来限定后一句“不与秦塞通人烟”,一下子就把蜀地的闭塞展现出来。

“百步九折萦岩峦”中的“百”和“九”夸张地说明蜀道的弯弯曲曲,难以行走。为何如此弯曲?因为蜀道太高。“连峰青天不盈尺”又使用缩小夸张的方式,给人视觉上的印象──山峰离天都不到一尺远了!“砯崖转石万壑雷”,一个“万”字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蜀道两旁山崖中奔流飞腾,强力冲击山崖的景象,从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憾。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和“万”形成巨大反差,对比中凸显剑阁的雄险,为“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作出铺垫。

另一类是形象式夸张。所谓形象式夸张,就是使用一些人们常见的事物(而非数字)从感觉上夸大(或夸小)对象,从而达到一种奇妙的艺术效果。《蜀道难》中大量使用了这种方法。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意在说蜀道的难以穿越,比上青天还难,夸张得形象可感。“西当太白有鸟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等句,用“鸟道”来说蜀道之窄小,用“黄鹤”“猿猱”来说蜀道的难以穿越,夸张处不着痕迹,咏读时又真切可感。

“扪参历井仰胁息”和“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有同工之妙。蜀道再高,也不可能“扪参历井”。“仰胁息”这一细节描写,则形象地夸大了蜀道之险:在穿越时,连大气都不敢出。

李白的夸张总是信手拈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白发三千丈”“天台一万八千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等,无不脍炙人口。李白的夸张,使用的数字往往都很大,但却并不失真,这为李白的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李白的诗很多时候是将夸张和想象放在一起、融为一体来使用的,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其强大的艺术冲击力。想象与夸张的融合使用,起到了营造宏大气势、渲染神秘氛围的效果。读李白的诗,必须要深入体会其诗中的想象与夸张的艺术手法,这样才能更准确地体味诗中深层的情感。

【思考题】

1、找出诗中你最喜欢的想象或夸张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2、从李白的其他诗中选出一首来,说一说诗中是如何运用想象或夸张的。

3、你认为《蜀道难》一诗中还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找出来说说。

──原载《语文周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下棋
地球的自我简介
母爱的力量
秋天.呢喃
瑰丽绣亭
读书 写作 music
大战苍蝇
搬家
家乡的变化
到底是谁"盲"
心理遐想
“河东狮吼”和“九阴白骨爪”
七月的滋味
下馆子啦
卖火柴的小女孩(改编)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问题研究
试论关于教育定量研究的三个问题的探讨
浅谈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谈我国内地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浅谈词汇习得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选择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强化“三个意识”
简析新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大意义
浅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作用
探析以兴趣为导向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试析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三个转换”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关羽斩罗贯中
从《杨修之死》看人际交往的原则
罗贯中故里
从《杨修之死》看曹操的帝王之术
曹操梦中杀人
杰出的古典小说大家罗贯中
反读三国:罗贯中的深意
《杨修之死》看人际交往的原则
曹操诈病
有关杨修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杨修之死与中国历史潜规则
曹操杀人手段多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师生关系吗
诗宗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