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明确: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连峰去天不盈尺……冰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明确: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明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明确:

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5、如何理解“西去”与“西望”?

明确:

巴蜀在秦陕的南面,本诗如何说“问君西游何时还”,如何说“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当时的习惯说法。从长安人蜀,先要西行一段,然后南折。古人宏观的地理观念比较淡薄,故而形成了这样的表达习惯。唐诗中写由长安人蜀而称“西去”的比比皆是,而称唐玄宗逃亡到蜀也称为“西巡”“西幸”或“西迁”。

5、如何理解“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明确:

课本中的注释是一种解释,即“守关的将领倘若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乱者”,这样,把“狼与豺”理解为“比喻叛乱的人”,而“化为狼与豺”的就是指守关的将领了,这样理解比较曲折隐晦。另一种解释是,“狼与豺”比喻异类,“化为狼与豺”是指死亡,即不复为人之意,其主语是“友人”。这种理解比较直接。

6、如何理解“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几句诗的诗意?

明确:

这几句诗主要是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奉劝友人不可以久居,不是实指。诗歌的语言本来就有不惊人不足以为美的特点,杜甫就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有些记山野景物的诗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如“前有毒蛇后猛虎”(《发阆中》),“空荒咆熊罴,乳兽待人肉”(《课伐木》),“人虎半相居,相伤终两存”(《客居》)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诚信,永不凋谢的心灵之花
傲立的小草
我想对您说
童年的乐章
真情
我哭了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不愿意再看到……
我爱柳树
父母给与的财富--教育
夜来香
再见了,老师
看图:假文盲
月球之旅
班级流行风
大二班级工作总结
业务员十月份工作总结
创建优质服务病区总结
小学读书活动总结
2011年地税局档案工作总结
四项监督制度总结
医院检验科员工的实习总结
市环保局创建十佳文明机关汇报材料
安监站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当兵年度总结
地质技术员工作总结
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突出问题排查工作总结
酒店前厅部2011年工作总结
学生会生活部10月份工作总结
2011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略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的改进
对完善企业财务报告的粗浅看法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会计集中核算的影响及其审计对策
在小规模企业中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探讨
试论防范与控制政府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
企业虚增利润的手法及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价值探析
找准定位 强化发展“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
如何编制审计调整分录
将企业价值观引入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效率及有效性与新审计准则
试论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内在关系
试论会计师事务所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解读《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鉴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杂谈
愚公形象新解
手法多样,形象鲜明──谈《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形象
点燃兴趣,寓实于活──《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心得
《愚公移山》资料汇编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后记
《愚公移山》简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实录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
《愚公移山》的“对举”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案例
《愚公移山》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