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蜀道难》课文赏析
《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文学宝库中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不朽杰作。《蜀道难》本为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李白此诗是对传统题材的再发挥。此诗的主题思想众说纷纭,见解不一,我认为它与政治现实还是有一定联系的。诗歌创作于天宝初年,即李白第一次入长安的时候,当时表面繁荣的唐朝隐伏和酝酿着衰败、变乱的危机。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诗末抒发的感慨,当是针对时局而发,寄寓着诗人的隐忧,诗歌借助神话传说和民谚,驰骋丰富奇特的想像,运用夸张手法,近乎完美地描写出蜀道的奇和险。唐代殷称赞此诗“可谓奇之又奇,自骚人以后,鲜有此体调”。相传贺知章读罢《蜀道难》,“称赞者数四,号为‘谪仙’”。
这是一首让古今文人拍案称奇的诗章。
诗歌开篇即凭空起势,骤响彻天。诗人把三个叹词相叠,两个形容词各带一个语气词并列,另用一个比喻,来突出蜀道之难,诗句气势磅礴,使读者在心目中对蜀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按由秦入蜀的路线(长安──太白山──峨眉山──青泥岭──剑阁──成都),具体写蜀道之难。
先写蜀道开辟之难。诗歌夸张地说自蜀开国四万八千年以来,一直“不与秦塞通人烟”,后来五丁力士拽蛇导致地崩山摧身死才促成了蜀道的修建。这个悲壮的神话故事为蜀道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也间接地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次写蜀道旅途之难。以“六龙回日”的神话和想像,用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来反衬,用悲鸟、子规作烘托,极写山的高峻奇险;以“冲波逆折”“飞湍瀑流”的直接描写,用“崖转石万壑雷”的夸张手法,极写水的湍急凶险。
继写蜀道人事之难。剑阁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不乏据险作乱的先例,诗人怀着对国事的担忧、对人民的关切之情,警告当局要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地方军阀据险作乱,残害人民。
文末的结语写蜀道之难导致的结果。行人望蜀兴叹,徒唤奈何,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人以鬼神莫测的笔法,纵横驰骋,时间上从四万八千年之前的混沌初开至战国而至中唐;空间上从长安跨越数座大山而至成都,从上可摩天的山巅到激流回旋奔腾的深壑;其他,从行人至鸟兽,从神话传说至当今世道……腾挪跌宕,惊心动魄,把蜀道之难渲染得淋漓尽致。
本诗为乐府诗,形式自由,每句字数从三言至十一言,参差错落,且三次换韵,非常适合表达大自然的奇观和诗人热情奔放的思想感情。诗歌融神话、传说、谚语与景观、人事、心理于一炉,想像丰富奇特,夸张新颖独到,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前、中、后出现三次,反复咏叹,内容逐次加深,产生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全诗从形式到内容,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班“奇才”
- 我的家庭
- 聪明的好爸爸
- 活宝“图图”
- 我的朋友――周思彤
- 五一班的大作家
- 家庭中的三大“委员
- 黑白猪“风暴”
- 雨中遇情
- “小鬼”王淇
- 我的好朋友
- 我们班的“坏男生”
- 爸爸,我勰
- 辛苦的妈妈
- 我的非常爸爸
- 浅谈高中数学创新能力
- 关于三元一次不定方程解法的研究
- 试探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 让生活资源成为物理教学的得力助手
- 浅谈阅读与中学阅读教学
- 论高中地理地图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研究
- 探究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生成点
- 浅析小学语文导入技巧教学
- 小学数学教学随想
-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 关注验算细节,成就数学精彩
- 谈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 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 浅析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 《骑牛比赛》教案之三
- 《小松树和大松树》课文原文
- 《蘑菇该奖给谁》教学课堂实录
- 《草原的早晨》教案之二
- 《蘑菇该奖给谁》教案之三
- 《骑牛比赛》教案之一
- 《蘑菇该奖给谁》教案之四
- 《草原的早晨》教案之一
- 《小松树和大松树》同步练习
- 《骑牛比赛》教案之二
- 《草原的早晨》教案之四
- 《蘑菇该奖给谁》教案之二
- 《春天来了》教案之二
- 《草原的早晨》教案之三
- 《蘑菇该奖给谁》教案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