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课文题解
翻新时间:2023-08-06
《杜甫诗三首》课文题解
一、秋兴八首(其一)
这组诗歌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物抒怀之意。
二、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人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咏怀古迹》(其三)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
有人认为,“咏怀”、“古迹”本是两题,后人误合为一,如果并读,则不成话;有人则认为,借古迹以咏怀,咏古即咏怀,一题而兼有二义。从诗的内容主旨说,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就语义而言,将“咏怀古迹”解释为“歌咏怀抱、古迹”,“咏”字下有两个宾语,一为“怀”,一为“古迹”,读起来很别扭。而将“咏怀古迹”直接解释为借古迹以咏怀”,用以解释诗的内容主旨是确切的,但用以解释题目含义,则不免牵强。实际上,“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义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
三、登高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经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往事
- 喝“酒”俩好汉
- 我喜爱的季节——秋季
- 美丽的海洋公园
- 可爱的小白猫——小白
- 我家的小金鱼
- 学校的早晨
- 书包也想减肥
- 未来的铅笔盒
- 帮爸爸戒烟
- 致“2008年北京奥委会叔叔阿姨们”的一封信
- 贴“福”字
- 龙城飞雪
- 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 青青
- 审计人员如何获取审计数据
- 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途径、影响因素及建议
-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 中美商业银行审计制度比较
- 从数据采集谈如何搞好计算机辅助审计
-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 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探索
- 经济责任审计的几个问题
- 浅谈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整理
- 审计数据转换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美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委员会概述
- 浅谈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
- 计算机审计研究
- 浅谈防火墙审计
- 计算机辅助审计实践与思考
- 《新闻两则》反思体验
- 《新闻两则》生字注音
- 《新闻两则》难句解析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文题解
- 《新闻两则》写作特色
- 关于江阴要塞起义
- 《新闻两则》学法指导
- 《新闻两则》研读赏析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 《新闻两则》结构分析
- 《新闻两则》课文背景知识
- 《新闻两则》重点难点讲解
- 《新闻两则》写作特点
- 《新闻两则》词义辨析
- 《新闻两则》疑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