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巧构妙思的《琵琶行》

巧构妙思的《琵琶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巧构妙思的《琵琶行》

一首如泣如诉、似哀似怨、唱尽了世态炎凉、唱尽了人情冷暖、唱出了相怜相惜之情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千百年来,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在此笔者拟就本诗的构思之巧妙,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结构缜密,基调和谐

文章一开始,先写主客分别时的悲惨情景,渲染一种悲凉的氛围,既为全文定下基调,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埋下了伏笔。正是在这种“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情形之下,“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接着,文章自然写到邀请琵琶女弹奏。作者浓墨重彩,从演奏内容、效果以及听众的感觉等方面加以具体描绘,生动形象地把一个技艺超群的琵琶女的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如见其人,如听其声。

一个演技如此高超的琵琶女,为何秋夜一人独自弹琴?于是作者很自然地引出琵琶女自诉身世。琵琶女悲凉的身世无不引起读者的同情。那么,此时作为一个诚恳听众的作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文章用了一个段落的篇幅,写诗人由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很自然地联想到自身的处境,于是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并由此萌生出给琵琶女作歌的愿望。琵琶女遇到知音,再次为诗人弹奏,格调与先前不同,但主、客都被感动得流泪。诗人此时的泪,既是同情之泪,又是伤感之泪。全诗在凄凉中开始,于“泪水”中结束,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二、明暗有别,详略相宜

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然而三次演奏写法各不相同。第一次是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应邀演奏。这是诗的主体部分,诗人不惜笔墨,大肆渲染铺陈,从调弦、弹奏到收束,从神态、动作到指法的灵活多变、乐曲内容的丰富多彩、弹奏难度之大等,并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运用了大量形象的比喻,把琵琶女技艺的高超娴熟渲染到了极致。不仅如此,还通过听众的反映和秋夜景色的描写,从侧面烘托琵琶声感人的艺术效果。第三次仍是明写,但非常简略,只说调子悲凉,从侧面写听众“掩泣”,以“江州司马青衫湿”作结,此即用音乐形象及其艺术效果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三、形象典型,虚实相生

从诗中人物形象的设置看,沦落风尘且年轻漂亮的女子在那个时代比比皆是,诗人为何要选择一位昔为娼家女、今为商人妇的琵琶女呢?其一,琵琶女和诗人一样来自京都。其二,都经过繁华得意的生活而现在处境凄凉。琵琶女的遭遇和自己的政治生涯是何等的相似!琵琶女的不幸是实写,诗人的不幸是虚写;琵琶女的不幸,可反映民间的变化,诗人的不幸,可反映朝政动乱的变化。这样一实一虚,虚实相生,从现象深入到本质,揭示出全诗的主旨。

──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萤火虫儿
让人力车成为浦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我真倒霉!
我当了一天小老板
我的“打工”记
人要奋斗——读《养花》有感
冬眠
撒谎的好处
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信
父子情深
把鲜花送给最美丽的人
我的同班同学
难忘的一天(母亲的爱)
春游公园
新学期新打算新希望新目标
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司法局)
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环保局)
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邮政局)
市工商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XX建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食品综合监督管理局半年工作总结
物价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农行某市分行上半年工作总结
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初一作文
县航道管理站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县委办公室半年工作总结
民政系统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社会保险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在半年工作总结汇报会上的讲话
XX区妇联上半年工作总结
工资日常管理与审计
审计专家系统的发展及其启示
高校职务犯罪之审计剖析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职业怀疑态度在金融业贪污审计中的运用
试论单位内部管理审计
结果与过程层面的管理审计评价指标
依法公正审计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浅谈非货币性交易的审计
对审计失败的再思考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预算执行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的研究
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机制问题探讨
管理审计的经济学分析
再议审计部门在大修理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说课稿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说课稿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曹刿论战》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