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2
关于“冰下难”
对于《琵琶行》中“幽咽泉流冰下难”的校勘,研究者颇有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意见:
这句诗通常作“水下难”。清代汪立名本和《全唐诗》本俱是。解放以后出版的,如《中华活页文选》(第75号)、《唐诗一百首》等选本均作“水下滩”,并且解释这句诗说:“琵琶弹得低沉时,就象缓慢的水流向沙滩一样。”林庚、冯沅君两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里认为,“水流下滩与泉流涧石都是幽咽之声”,还举魏晋乐府《陇头歌辞》“陇头流水,流离西下”、“陇头流水,鸣声幽咽”来证明其正确。
第二种作“冰下难”。这是清代段玉裁的意见。其在《与阮芸台书》说:“白乐天‘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泉流水下滩’不成语,且何以与上句属对?昔年曾谓当作‘泉流冰下滩’,故下文接以‘冰泉冷涩’;难与滑对,难者,滑之反也。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形容涩滑二境,可为工绝。”(《经韵楼集》卷八)汪本和《全唐诗》本亦于“水”字下注云“一作冰”,“滩”字下注云“一作难”。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很赞成段的看法。他还据白居易本集《筝》诗“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和元稹《琵琶行》里“冰泉呜咽流莺涩”等来证明段说的正确。其他如刘大杰、霍松林、朱大可等先生也赞同段的意见,朱在《新注唐诗三百首》里还具体作了解释,“因为流泉下滩的声音,不会是幽咽的。况且上句是花底滑,下句怎能对水下滩?白居易讲究对仗,不会这样欠工。”最近出版的《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也采用此说。
第三种作“冰下滩”,蒋礼鸿先生就持这种意见。他在《〈琵琶行〉的音乐描写》(见《唐诗研究论文集》)一文里说得很清楚:“我以为段说实在不完全正确,这一句应该依日本那波本作‘幽咽泉流冰下滩’,滩字应作流动解。‘花底’和‘冰下’都是处所词,处所词必然要和动词联系在一起,这两句里可以作动词的只有滑和滩字。《广韵》去声二十八翰:滩,水奔。水奔就是水流。泉水在冰下流,泉声被冰所隔,所以‘幽咽’。”
第四种作“水下滩”。顾肇仓、周汝昌两先生的《白居易诗选》就取“水下难”。
“冰下难”的文字校勘问题,关系到如何理解诗中的音乐描写,即使是一般读者,了解这些不同看法也是有益的。
──摘自《语文战线》1980年第1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教室春游”
- 自我介绍
- 我的妈妈
- 我的小书包
- 夸夸我们的闫老师
- 庆祝六一
- 我们冒雨春游去
- 特殊的考试读后感
- 回忆童年
- 微笑的价值
- 未来的我
- 又能喷火又能喷水的龙
- 《第三个小板凳》读后感
- 我家的菜园子
- 选班长
- 浅谈如何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1)
-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对纳税调整的影响(1)
- 政务公开与审计公告(1)
- 我国上市公司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思考(1)
- 日本环境会计的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1)
- 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和会计网络化(1)
- 有关如何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1)
- 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探讨(1)
- 激活审计机关人力资源浅探(1)
- 关于流动资产盘点结果会计处理的思考(1)
- 小议注册会计师审计失真的成因与对策(1)
-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研究(1)
- 减少审计风险的出路何在(1)
- 探讨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1)
- 管理会计的新阶段——战略管理会计(1)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八
- 《黄山奇石》片断赏析
-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一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五
-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四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三
- 《雷雨》教学设计之二
- 《日月潭》第二课时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九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十
-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六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