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长恨歌》与《琵琶行》的比较阅读

《长恨歌》与《琵琶行》的比较阅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4

《长恨歌》与《琵琶行》的比较阅读

这两首诗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是主题都具有双重性。《长恨歌》既对唐明皇的荒淫误国,杨贵妃以色邀宠有所批判,特别是在诗歌的开头;又对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感情有所同情,甚至歌颂,特别是在他们的爱情发展成悲剧之后。对此,陈鸿的《长恨歌传》有很好的说明:“……质夫(白居易友)兴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指玄宗与举杨贵妃的故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琵琶行》既刻画了一个不幸歌女的形象,又通过“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抒发了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后的苦闷心情。二者之间基本上是并列的、非主从的关系。

其次是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一是抒情与叙事的紧密结合,它们既是以抒情见长的叙事诗,又是以叙事见长的抒情诗。诗中既有凄婉感人的情节,又有真挚动人的情感。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说“(白居易的)感伤之诗长于切”,即可作此理解。难怪白居易自赞为“一篇长恨有风情”了。《长恨歌》主要通过客观描写来抒情,《琵琶行》主要通过主观描写来抒情,这是因为《长恨歌》毕竟是根据传闻的希代之事写成的,《琵琶行》则是在一生矛盾最剧烈的被贬江州后写成的。

二是结构安排独具匠心。从大结构上看,这两首诗层次分明,一气贯注,都以叙事为线索,穿插抒情,写出了情节的发生、发展、转折、高潮、结束。事件的详略,层次的过渡又各尽腾挪变化之妙。从小结构上看,二诗在铺陈词藻、详尽描写的同时,不断锤炼一些连兜带转的警句。穿插其间,使全篇处处体现开阖顿挫之妙。如《长恨歌》第一段不断地描写杨贵妃如何以色专宠,但读来并不觉得重复,原因就是他在描写几句之后就会出现一两句警句,如“从此君王不早朝”,“三千宠爱在一身”,“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又如写东归长安后,有“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之句,初看好似又转到对景物的铺陈上,但马上用“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二句加以兜转,使其又回到相思的主题上,极顿挫有致。《琵琶行》亦然。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已写出主人的邀请及琵琶女的矜持,因而“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两句初看好似多余,但它是为了逼出下面两句警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其它名句,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无声胜有声”亦可作如是观。

三是善于描写,形象多姿多彩,语调圆润流转,语言精美通畅。《长恨歌》尤富有色泽美,杨贵妃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琵琶行》尤富有音乐美,它不但详尽写出了琵琶女弹奏的全过程,而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弹奏的音乐效果。这两首诗都善于侧面的环境描写,“峨眉山下”,“西宫南内”,“夕殿萤飞”等把玄宗相思孤独的心情衬托得相当突出;《琵琶行》三次描写“江月”,也很好地衬托了全诗的气氛。这两首诗词采绚丽,富于装饰,但决不罗织典故。据王国维讲,除“转教小玉报双成”一句用典外,其余全是精致入神的白描,其中尤善于比喻,特别是描写琵琶声的一系列博喻,更令人叹为观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害怕的夜晚
快乐的一天
说谎
辛勤的园丁
一件难忘的事
学游泳
我的书包
我的妈妈
课外活动
诚实的孩子
贝贝爸爸的生日
有趣的小猫
夏天
搭积木
一次难忘的游泳
简析民事诉讼法之法院职员回避(1)论文
网游虚拟货币法律问题浅析-以QQ农场为范例的分析(1)论文
从经济学与社会学中“人”的预设对二者方法论的思考
论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法律效力(1)论文
大胆进行体制创新推进我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关于政体、法治和执政方式的思考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一种财政视角的分析
试论消费者安全权的保护现状与法律对策(1)论文
浅论消费者安全权权利性质辨析(1)论文
县制:乡土中国的行政基础——县制丛谈之一
政府机构改革的平衡机制分析
熊佛西: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丰碑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五篇]
死者人格精神利益保护:案例比较与法官造法(1)论文
论中国现代幽默喜剧的英雄化
《邓小平爷爷植树》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柳树醒了》
《司马光》教学设计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三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三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六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二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五
《春雨的色彩》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