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琵琶行》课文赏析

《琵琶行》课文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琵琶行》课文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性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全诗结构上可分为五部分,分别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为下列五幅图画:

第一幅:江头夜送客图。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物,渲染了一种悲凉情景。“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最后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第二幅:夜听琵琶曲。

“寻声”六句写邀见琵琶女的经过。

“寻”“问”“移”“邀”“添”“回”“开”“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急欲相见的迫切心情。“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自“转轴拨弦”起十二句写弹奏琵琶的全过程,是全诗描写的重点,也是写得最精彩的地方。从调弦、弹奏到收束,写得非常具体。仅仅是调弦校音,就显示出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下面即围绕“有情”二字进行描写。先写乐曲起调低沉舒缓,就像倾诉失意之情。接着写弹奏时的神态和动作,突出写“低眉”“信手”,再写指法灵活多变(拢、捻、抹、挑),写乐曲内容的丰富多彩和弹奏难度之大(《霓裳》《六幺》)。然后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不同琴弦的不同音色和音量。再写乐曲旋律的变化: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尔后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戛然而止,干脆利落。最后两句写听众的反映,用简练的笔墨,突出琵琶声感人的艺术效果。

第三幅:自诉身世苦。

“沉吟”两句是过渡,写由弹奏结束到自叙身世的动作和神情。“自言”以后二十二句叙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写早年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伎生涯。“自言”两句介绍籍贯和住处,接下四句写自己才貌双全、色艺出众,后面六句极力渲染歌伎生活的“欢乐奢华”,为反衬后来的凄凉生活。“秋月春风等闲度”一顺过渡到后半部。后半部写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弟走”两句写琵琶女生活道路发生转折的三个原因:弟走从军,阿姨身死,年长色衰。接下两句写琵琶女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后面六句写嫁作商人妇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

第四幅:自叹谪居苦。

前四句写作者的感慨。头两句承上启下,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后两句写产生共鸣,点明题旨。中间十二句是诗人自述,着重写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揭示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感慨的原因。后四句,诗人对琵琶女的赞扬和请求。

第五幅:重闻琵琶声。

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感我此言良久立”,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的遭遇的同情,也有对知遇之恩的感激。“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就是琵琶女满腔激情的自然流露。最后,用设问句从侧面表现自己感伤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回味的余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从“哈日族”现象谈流行文化
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
校园流行风
浅析流行文化
我爱我的校园
奶奶是星星
流行文化之我见
石林揽胜
我心中的平安校园
只有一个地球
我故乡的春啊
班级流行风
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
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
刍议定义秘书的几个基本问题-企业管理论文(1)论文
中国企业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企业战略论文(1)论文
以质量创造品牌-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职业经理人是职业领导者吗?-企业管理论文(1)论文
中、西职业经理人的差异-企业管理论文(1)论文
职业经理的道德观-企业管理论文(1)论文
员工激励-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企业人才的留与流-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中小企业最佳融资决策-企业战略论文(1)论文
PDCA循环 职业生涯不是100米冲刺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试析秘书科学在我国产生的社会动因-企业管理论文(1)论文
培训现场的最大“杀手”培训与认证论文(1)
职业经理人的素质及其素质的培养-企业管理论文(1)论文
职业生涯:如何成为不可缺少的人?职业指导论文(1)论文
定制营销-21世纪的营销手段-市场营销管理论文论文
《刷子李》随堂练习 提高篇
《桂林山水》重点字词梳理
《桂林山水》写作特点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感悟细节感悟美
《桂林山水》课后习题答案
《刷子李》美文欣赏二
《桂林山水》同题材作文训练
《桂林山水》重点语句探究
《桂林山水》教案讲义 让情感在语文课堂上流淌
《桂林山水》老师语录
《桂林山水》文学常识
《桂林山水》整体阅读感知
《桂林山水》重点问题探究
《桂林山水》重点与难点提示
《刷子李》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