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诵读建议
翻新时间:2023-07-04
《寡人之于国也》诵读建议
北京市第四中学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耳矣”是语气词叠用,表委婉、伤感语气,重音放在“尽心”上。
2、“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文,故重音放在“亦然”上。
3、“察邻国”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意,兼示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
4、用“何也”发问,有困惑不解之意。
5、孟子已有答案,即:梁惠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一样,但隐而不说,故先设喻,此段应读得从容不迫。“则何如”句已给对方答案,却故意征询对方意见,故轻读。
6、惠王不知是孟子的计策,回答“不可”语气平常。
7、“王如知此”二句有潜台词,语气要从容。
8、第5段兼用排比和连环两种句法,全段三大句,每句为一层,语势逐层上升,突出最后一层。“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轻读,后者重读。
9、第6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要读出层次,最后用双重否定式总括,要读得坚定有力,其中应有劝勉之意。
10、最后一段语气比较复杂,“狗彘”句读出说话人的义愤;“野有”句语气应严厉,“人死”句读出强烈的讽刺意味。最后劝惠王反躬自省,弃战而施仁政,语气缓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件小礼物
- 美丽的人民广场
- 叶
- 铅笔和粉笔
- 我喜欢菊花
- “乐极生悲”
- “龙吐珠”
- “煮书”
- 家乡的桃子
- 七色花
- 日记五则
- 一场考试
- 家乡的日出
- 非典
- 小狗小宝
- 书法漫谈
- 物理学习方法漫谈
- 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 学堂乐歌——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
- 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展望
- 课 文 教 学 与 作 文教 学 的 互 动
- 立足兴趣培养发展数学才能
- 思想政治课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
- 投影仪在化学微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论析
- 中师声乐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浅析
- 高师和声学教学
- 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培养兴趣,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 传神文笔足千秋──析《林黛玉进贾府》
- 浓妆淡抹各相宜──王熙凤、林黛玉肖像描写比较谈
- 《林黛玉进贾府》在《红楼梦》结构上的意义
- 评《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
- 林黛玉为什么多愁善感?
- 鲁迅简评《红楼梦》
- 《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 谈《林黛玉进贾府》的衬托艺术
- 从《林黛玉进贾府》看凤姐
- 一问一答见性情《林黛玉进贾府》
- 红楼梦断──比较薛宝钗和林黛玉
- 谈谈《红楼梦》第三回的人物出场描写
- 从通灵宝玉看红楼梦中的一笔多用
- 在对比中学习《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