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分析
翻新时间:2023-08-28
《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这篇文章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整个过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很“尽心”了,可还是和邻国之政无大差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这是为什么呢?
第二部分(从“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这里主要是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盂子听到梁惠王的发问后,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投其所好地以打仗为例,引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问题,让梁惠王回答。当梁惠王做出正确回答后,孟子顺势亮明了自己的观点:“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第三部分(3~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这里运用了一个排比句,指出从“农”、“鱼”、“林”三个方面达到使人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的地步就是“王道之始”。
第二层(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依然使用了排比。
第三层(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总之,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了孟子文章结构严谨的特点。
【结构示意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六一的灾区儿童
- 我跟妈妈去上班
- 父亲节
- 四川地震感受
- 地震可吓人了
- 水果
- 我发明的帽子
- 狮子与海豚
- 小花猫
- 我爱我的小白兔
- 端午节
- 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
- 节约用水
- 难忘的体育课
- 放假的第一天
- 论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1)论文
- 马克思对近代哲学和科学冲突的超越
- 我国民法不当得利制度解读(1)论文
- 关于我国司法制度转型的意义与问题研究(1)论文
-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
- 裴小革:国外学者如何看待《资本论》
- 对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思考
- 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
-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 浅谈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1)论文
- 谈民族色彩在Vl中的应用
- 对于高中诗歌教育的策略释解
- 网络营销新概念服务整合:做大水果网络零售(1)
- 论巴塘藏族弦子歌舞的文化审美
- 浅析中国司法中立现状及完善的具体措施(1)论文
- 《太阳》教案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找春天》教学设计
- 《看雪》教学实录2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4
- 《古诗两首》教学建议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3
- 《找春天》教学设计之二
-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