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用现代理念诠释亚圣“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

用现代理念诠释亚圣“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

 文言文是用古代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由于远离我们的时代而古奥难懂,但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学习文言文实现古为今用除了学习其语言外,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若就古代而言古代,则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如何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从现实生活中去找寻古人理想的影子,就是很值得中学语文教学探讨的课题之一,于此就《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教学谈谈这方面的尝试。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夸池,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可胜用也。

这三组排句,分别讲的是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学中联系生物学科中的人与环境有关内容,讲清人们只有认识自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加之同学们在电视等媒体中接触比较多,略加点染,即沟通了生物课的内容,且切近于社会,自然就融汇贯通。

五亩之长,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锦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田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这四个排句中的前三个排句再次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明显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反复强调“无失其时”、“勿夺其时”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是“养民”的重要措施。如果说上段谈的是人类认识自然,那么本段谈的是更好的利用自然为人数服务。为讲清这一问题,可联系政治课学到的中国改革开放为了发展经济,在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政策,从而使中国农民在短短的二三年内就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以及中国至今大部分解决温饱,再次实行产业结构调整,以使中国的农业向高效农业,有基农业转移,实现“吃饱”向“吃好”的变化。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若仅满足于吃饱穿暖,何异于禽兽。孟子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谨广+羊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一句,对应上面的三个排句,提出了“教民”的内容。孔子云:“仓禀实而知荣辱”。孟子指出在百姓“衣帛”、“食肉”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施以教化,是很有道理的。教学中可联系国家的科教兴国的政策,如普九教育的实施,科教频道的开通,大学扩招等一系列举措。讲述此段,可板书如下: 

           文     古     今


       无失其时  → 养民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勿夺其时         产业结构调整

       谨庠序之教 → 教民 → 科教兴国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宝库之一,学习古文精典之作,我们不能局限于字词句的学习,满足于读通;更要理解其博大精深的内容,做到读懂。但需要明确的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只是一种理想而已,是地法实现的。而今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显然既吸收了古人的精华,更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此,既立足于古文,又不限于古文,既理解了亚圣的“仁政”思想,又切近社会生活,加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的放矢,使学生学得愉快、思维活跃,真正实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转化。给文言文教学注入了流通着的新鲜血液,从而极大地激活了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讲文明树新风
热闹的市场
愉快的大年
校园凤凰花开
夸夸我的家乡
校园春色
爱我家乡,爱我江北水城
古镇新风
蓬安,我爱你
家有肥女之爱吃的我
我心中的三星堆
校园的早晨
篮球少年
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分级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国际教育合作的现状和问题
关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探索
试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试析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的思考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
对于经济学专业中的案例教学运用实例
试析从教师权威角度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关于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试析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刍议
关于任务驱动下的《商务英语谈判》教学研究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辅导员角色的素质要求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策略
关于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心理健全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敬业与乐业》学法指导
《敬业与乐业》读后感
咏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课文题解
《敬业与乐业》中心思想
《敬业与乐业》学习要点
《敬业与乐业》审美鉴赏
《敬业与乐业》写作背景
《敬业与乐业》学习指导
议论文知识:论证的思路和结构
《敬业与乐业》导入语设计
《敬业与乐业》阅读指导
《敬业与乐业》课文评点
《敬业与乐业》多音字辨析
爱岗敬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