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劝学》中理解有争议的“而”意义试说

《劝学》中理解有争议的“而”意义试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劝学》中理解有争议的“而”意义试说

《劝学》是一篇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材,关于它的译文可以说比比皆是,要给学生讲解此文,自然不会是太难的事情。然而,若对照原文直译,文中的几个“而”却可能让你处境尴尬。人们对下面的几个“而”一直有着不同的理解: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对于上列句中的“而”字,人们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就明白事理,行为也不会有过错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君子只要多方面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自己的言行,那么就智慧高明,而且行动没有过错了。”

《教师教学用书》认为第一个“而”表递进,第二个“而”表并列;《中学语文备课全书》则认为第一个“而”表并列,第二个“而”表递进。其他书说法不尽相同,以这两个观点为代表。

笔者认为,“博学”和“日参省乎己”是递进关系,它们有先后关系,不能前后互换。因此,其中的“而”,应该作“而且”理解。而“知明”和“行无过”既不是递进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因为,它们若作递进看,给人的感觉则是:“知明”的人再前进一步才能“行无过”。若作并列看,“知明”和“行无过”就应该可以互换,但此处明显不能互换。此处的“而”应是表因果关系,“而”当理解为“因而”。全句可翻译为:道德品行好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因而行为也就没有过错了。

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能看得更远。”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来向远处展望,(但后来才知道)比不上登上高处眺望看到的东西多。”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高一语文跟我学》译文为:“我曾经踮起脚来向远处望,但不如登到高处看得远呢。”

比较这三个译文,各家对“而”的理解还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如果问它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就会有“表修饰”和“表承接”两种说法。那么,到底怎样理解?

笔者认为,此“而”宜作表修饰的连词理解。因为“跂”和“望”虽然是两个动作,但是它们是可以同时发生的,前一个是后一个的方式、形态。如果作承接理解,那么,“跂”的时候就还没有“望”,“望”的时候也就不一定“跂”了。这样和原文意思就有了出入。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登到高处招手,胳臂并未加长,可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其他参考书的译文同它没有大的出入。但是如果要解释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同样要碰到与上一句相同的问题:它是“表承接”还是“表修饰”?

笔者认为,此“而”宜作“表承接”理解。因为“登高”和“招”是两个动作,它们有先后之分,登高的时候不一定招,招的时候,已经登高。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为:“雕刻一下就放下,即使朽木也刻不断;不停地雕刻下去,即便是金属石块也能刻成艺术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学语文备课全书》译文为:“动一下刀子就放下,哪怕是朽木也刻不断;只要坚持刻下去,哪怕最硬的金子和石头,最终也会雕刻成功的。”

其他参考书的译文大致相同,在单独解释个别词语时,差不多都是把“而”作为“就”来理解的。但人们在翻译时,总会觉得不连贯,所以常在句中添加一些词语将上下文联系起来。而笔者认为,如果将句中的两个“而”都作“就”字理解,全句并不通顺。可不可以将

“而”理解为“如果”呢?

就全句而言,该句应该是由两个假设关系构成的并列复句。译文为:如果雕刻一下就放弃,那么朽木都不可刻断;如果坚持雕刻不放弃,那么金子和石头也可以雕刻(出艺术品)。这样翻译,比起上面的译文是不是更简洁明?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对它们的思考,在此提出,希大家不吝赐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扶盲人奶奶过马路
百丈飞瀑(三)
母亲节的糖葫芦
老鹰捉小鸡
大作家,进校园
我是奥运鼠
路上见闻
郊游
回忆5.12
我有一个好妈妈
水果
吹泡泡
我的妈妈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有七十二变
试论独立学院《VHDL与可编程器件》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试析利用案例教学转变师生角色
关于高职汽车专业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试析对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方式认识与思考
简论如何让情感教学更好地服务于高职英语教学
关于普通高校体育人力资源探讨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方法探析
关于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论文写作课程中的应用
试析武术文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试析对综合英语课堂学习效果检测的初探
试论工作过程导向的《注塑模具设计》教学改革探讨
简析旅游教育中导游技能大赛导游词的创作
简论党的思想建设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文化挑战
试析油藏工程课程教学中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株紫丁香》片断赏析
《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
《一株紫丁香》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五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五
《我选我》教学设计之二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六
《一分钟》教学设计之四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之二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
《一分钟》教学设计之三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