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读《劝学》篇有感
《劝学》是战国后期儒学大师荀子的代表作。近来重读,感触颇多。
春秋战国是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新旧嬗变的动荡时代。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以“学士”阶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他们或游说诸侯,或著书立说,新思想、新理论不断萌生,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诸子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正是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荀子以他思想家的独到眼光和鸿博学识,专门就为学的重要性以及治学态度、道路和方法进行论述,其中特别强调为学要循序渐进,持恒专一,力戒急功近利、朝勤夕怠浮躁之风。
荀子指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继而,他又取譬精警,以蚯蚓和螃蟹为例,说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最后,他认为致志于学,要达到“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的至高境界。正由于有此治学精神,荀子才得以成为诸子百家中一位有影响的大家。
荀子《劝学》篇之后,开一代文风的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写了一篇《进学解》,专门辨析如何在学业德行上取得进益。此文开篇两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他对前人和自己关于治学、行事的总结。
当今,我国也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新旧交替、急遽变化的历史时期。种种诱惑影响着学术理论界。近年来人们批评较多的浮躁心态,就是这种影响的反映。由于体制、政策、舆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作用,有人身在学界,却心在经商、从政,鱼与熊掌二者欲兼得。这就难免产生《劝学》中描述的“梧鼠五技而穷”现象。
理论研究是艰辛之道,清苦之道,寂寞之道,风险之道。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要耐得住清苦和寂寞,经得起得失和荣辱。要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荀子《劝学》篇距今已时逾两千余年,时代发生了沧桑巨变。但是那种“学不可以已”、“生乎由是,死乎由是”、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则是与今相通的。这仍应是今天的中国学界必具的为人之道和为文之道。这也是成就学术大师的根本之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白兔
- 可爱的小金鱼
- 我的小制作----不倒翁
- 假如我是一个高智能电脑机器人
- 蜗牛
- 秋天的云
- 有趣的一课
- 给表姐的一封信
- 保护鸽子
- 金鱼的世界
- 参观孔氏家庙
- 做客
- 二十年后------
- 四季的画
- 我的爸爸
- 浅议如何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 面向E时代的财务管理:国际财务还是网络财务?
- 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 浅谈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
- 上市公司投资的融资约束:从股权结构角度的解释
- 科学财务管理的运作要领
- “秦池”为何昙花一现
- 适应加入WTO的需要实现国企财会管理体制再造
- 新经济下企业财务目标浅论
- 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协同效应
- 资本预算管理理论体系简论
-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世纪回眸
- 从猴王事件看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
- 论电子商务时代的财务管理
- 财务管理主动性在于发挥财务的全部职能
- 高三语文马嵬教案1
- 高三语文马嵬教案2
- 《赤壁赋》学案
- 高三语文教案:人生的境界
- 高三语文再别康桥教案5
- 高三语文过秦论教案3
- 高三语文再别康桥教案2
- 《再别康桥》同步达纲练习
- 高三语文过秦论教案2
- 《陈情表》教案
- 高三语文过秦论教案1
- 高三语文再别康桥教案1
- 高三语文再别康桥教案3
- 《 人生的境界》 教案
- 《短文两篇 齐人有一妻一妾 弈秋》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