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9
重温《劝学》
路有迷津,需要指点;人有困惑,需要消释。荀子的《劝学》就具有这种作用。
初识圣言,是在批判圣人的年代。懵懵懂懂中感到,我们的人生哲学似乎只有革命、斗争,斗争、革命,不需读。
圣贤。偶见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给学生时代的我以兴奋,成为所爱。偏就这句话,敲开我走进荀子世界的大门。当然,知道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还是以后的事。荀子是谁,他还说了些什么,自然成为我的关注。几十年白驹过隙,从初知、渐识到现在,我对荀子的热情依然。工作之余,重温《劝学》,除感叹他优美的文字,丰富的想象,便是玩味他的循循善诱,苦口婆心。
《劝学》开篇破题:“学不可以已。”深邃的荀子,一眼看穿人生全程,斩钉截铁般的态度令人躲闪不及,没有商量。他为自己的结论论证:“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而经过学习后的人又是怎样的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行而无过矣。”学识广博的人,能天天检讨自己的言行,就会更加聪明,不犯错误。荀子是善于从生活中悟出道理的哲人,普普通通的现象经过他过滤即成精义。我感佩荀子的学识,他旁征博引,道出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人生体验。他以黑泥里的白沙不再其白、臭水中的白芷不再其香为例,告诉人们居住时要选个好地方、交友要交那些有学识有修养的人,防止邪恶染身。“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可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读荀子,思孟子,孟母三迁与荀子忠告,同曲同工啊!“学莫便乎近其人。”即使学习也莫过于接近良师益友更便利了。在荀子看来,这是最好的学习途径。
有限的生命,无尽的学习,该从哪里始,哪里终?在荀子看来,学习的程序从诵读经典开始,而“至乎《礼》而止矣”,即读到礼法结束。而学习的原则是从学习做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开始,直到成为圣人结束。可见。当时荀子对知识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经典上。在他看来,《礼》规定了敬重礼节仪式的准则,《乐》教人培养和谐一致的感情,《诗》、《书》记载了广博的知识,《春秋》包含着微妙的道理,而这些经典涵盖了天地间所有的事情。
审视荀子,其封建色彩毋庸讳言。但我也同时想到一位学者的话:“中国的文化都是有原理的。”荀子《劝学》可否看作这诸多“原理”之一呢?在我看来,他张扬了高尚的独立自主人格和不被他人所予夺的人格尊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荀子时代已成过往,而所言精髓似未过时。重温《劝学》,平添鞭策,更生自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的同桌
- 我的贾老师
- 我的朋友
- 我身边的好老师
- 我们班的大班长
- 我的老师
- 我们班的大班长
- 乐于助人的徐小璐
- 小学生700字:这就是我
- 我的好朋友——崔雪纯
- 我的爸爸
- 我的伙伴――秋秋
- 姐姐的可怕
- 我班的“迅雷”
- 朋友
- 清代恩科重要性分析
- 高校照片档案管理新举措
- 浅析近年来太平天国史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 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创新理念
- 传统道教生态哲学思想与当代生态养生旅游
- 浅析高尔基小说《忏悔》中的人物形象
- 宋襄公“仁义之师”败亡的根源探析
- 关于北美女奴诗人菲莉斯·惠特莉的研究综述
- 唐三彩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其渊源探析
- 简述杨粲三与聚兴诚银行
- 浅谈明代宦官政治对文化的影响
-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对策
- 浅谈企业招投标档案管理
- 从《魏书·自序》看北齐皇室图书管理的有关情况
- 对宋代妇女再嫁的社会态度由宽到严转变的认识
- 《小读者》教材理解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片断赏析
- 《小读者》教材理解
- 《小读者》教学设计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札记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材理解
-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片断赏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设计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 《小读者》教学札记
- 《小读者》教学设计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关知识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材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