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环环紧扣,曲径通幽──浅谈《劝学》一文议论的艺术特色

环环紧扣,曲径通幽──浅谈《劝学》一文议论的艺术特色

荀子的《劝学》一文的议论艺术主要有两个方面。

围绕中心,环环紧扣是本文议论艺术的特色之一。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提出这个中心论点之后,作者分别就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学习”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智慧和品行的。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身的不足之处,达到一个崇高的境界。那么,怎么样去学习呢?要积累。怎么样积累呢?持之以恒,专一。这样一环扣一环,丝丝入扣,透辟入里地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

大量运用比喻是本文议论艺术的又一特色。全文共运用了二十个比喻。“学习的意义”用了五个比喻,“学习的作用”用了五个比喻,“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用了十个比喻。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段议论学习的意义。这一部分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然后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第二段议论学习的作用。这部分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随后又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第三段议论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这部分作者用了十个比喻。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作者在本段中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了中心论点的。

另外本文的设喻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

⑴ 正面设喻。

⑵ 正反设喻。

⑶ 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⑴ 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

⑵ 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

⑶ 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于亚运的英语作文
Today is Children"s Day(六一儿童节)
年级英语期末测试试卷
Staying at Home Alone(独自在家)
我的六一节终于来啦!
My Dream(我的梦想)
儿童节书信作文 六一儿童节英语作文
Visiting the Great Wall on Badaling(参观长城)
How to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如何让世界更漂亮)
Today is Children's Day
我的小猫
To Experience the Life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Fathers Day(父亲节)
An Accident
保障网络及网站系统安全的技术方法
利用VB实现对IE的调用与控制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分析及防范策略
浅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与对策
当前电信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
SSL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ASP.Net中程序构架与程序代码的分离
Linux—网络时代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发展特点
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探微
基于Excel财务数据变化时计算个人所得税
基于EDA技术的FPGA设计
《杨氏之子》老师语录
《儿童诗两首》教案一
《杨氏之子》重点与难点提示
《杨氏之子》整体阅读感知
《儿童诗两首》随堂练习 巩固篇
《儿童诗两首》美文欣赏一
《杨氏之子》重点问题探究
《儿童诗两首》美文欣赏二
《杨氏之子》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儿童诗两首》趣闻故事
《儿童诗两首》考点练兵 写作篇
《杨氏之子》重点字词梳理
《儿童诗两首》随堂练习 提高篇
《儿童诗两首》重点问题探究
《儿童诗两首》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