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环环紧扣,曲径通幽──浅谈《劝学》一文议论的艺术特色

环环紧扣,曲径通幽──浅谈《劝学》一文议论的艺术特色

荀子的《劝学》一文的议论艺术主要有两个方面。

围绕中心,环环紧扣是本文议论艺术的特色之一。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提出这个中心论点之后,作者分别就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学习”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智慧和品行的。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身的不足之处,达到一个崇高的境界。那么,怎么样去学习呢?要积累。怎么样积累呢?持之以恒,专一。这样一环扣一环,丝丝入扣,透辟入里地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

大量运用比喻是本文议论艺术的又一特色。全文共运用了二十个比喻。“学习的意义”用了五个比喻,“学习的作用”用了五个比喻,“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用了十个比喻。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段议论学习的意义。这一部分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然后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第二段议论学习的作用。这部分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随后又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第三段议论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这部分作者用了十个比喻。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作者在本段中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了中心论点的。

另外本文的设喻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

⑴ 正面设喻。

⑵ 正反设喻。

⑶ 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⑴ 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

⑵ 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

⑶ 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赖床的坏习惯
《大象的裤子》续编
第一次玩火
春天来了
老鹰捉小鸡
生活离不开想象力
我家的老龟
我喜欢的一种游戏
我爱故乡
看游泳比赛
小狗“花花”
参观吴子熊玻璃艺术馆
日月潭
我喜欢的一种花
夏天
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现状和问题(2)法学理论论文(1)
国企改制中的法律纠纷和对策(2)法学理论论文(1)
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现状和问题法学理论论文(1)
常设仲裁法院:历史与当代(5)法学理论论文(1)
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4)法学理论论文(1)
常设仲裁法院:历史与当代法学理论论文(1)
常设仲裁法院:历史与当代(2)法学理论论文(1)
常设仲裁法院:历史与当代(4)法学理论论文(1)
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5)法学理论论文(1)
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法学理论论文(1)
公司法修改前瞻(7)法学理论论文(1)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12)法学理论论文(1)
常设仲裁法院:历史与当代(3)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完善渎职罪的立法思考(3)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完善渎职罪的立法思考(8)法学理论论文(1)
《雷雨》教案
《找春天》教案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动手做做看》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
《画风》教案
《最大的“书”》教案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
《日月潭》教学片段实录教案
《泉水》教案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