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环环紧扣,曲径通幽──浅谈《劝学》一文议论的艺术特色

环环紧扣,曲径通幽──浅谈《劝学》一文议论的艺术特色

荀子的《劝学》一文的议论艺术主要有两个方面。

围绕中心,环环紧扣是本文议论艺术的特色之一。全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提出这个中心论点之后,作者分别就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学习”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智慧和品行的。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身的不足之处,达到一个崇高的境界。那么,怎么样去学习呢?要积累。怎么样积累呢?持之以恒,专一。这样一环扣一环,丝丝入扣,透辟入里地论证了“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

大量运用比喻是本文议论艺术的又一特色。全文共运用了二十个比喻。“学习的意义”用了五个比喻,“学习的作用”用了五个比喻,“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用了十个比喻。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段议论学习的意义。这一部分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然后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第二段议论学习的作用。这部分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随后又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第三段议论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这部分作者用了十个比喻。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作者在本段中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了中心论点的。

另外本文的设喻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

⑴ 正面设喻。

⑵ 正反设喻。

⑶ 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⑴ 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

⑵ 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

⑶ 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感
和时间赛跑
读《生的喜悦》有感
读《幸福是什么》有感
读《让自己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来》有感
感想
读《烽火昭平》有感
谦让之美
重男轻女的思想何时消
我读《神探福尔摩斯》
读《笑猫日记——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读《汲取消化运用》有感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顽强的女孩
《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有感
2012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副处级后备干部考察材料
社会公德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志愿者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监察局2011年工作总结
商务局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五好乡镇党委事迹申报材料
汽配优秀班组申报材料
事业单位预算政府采购申请报告
学区研训员年度工作总结
环保局2011年工作总结
关于成立ERP选型实施领导小组的请示
镇农业工作站2011年工作总结
大学校极优秀团员申报材料
2012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整合资源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化发展
关于贯彻审计纪律“八不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正确把握审计定位 推动审计工作新发展
积极探索建立审计项目组运行机制
浅析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组织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
谈国有企业改革对企业审计的影响
政府审计发展十大趋势
政府财政审计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审计创新对策
关于深化金融审计的几点思考
学习独立审计准则的几点体会
国外商业银行审计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当前审计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于财政效益审计问题的思考
试论乡镇审计如何健康发展
关于《沁园春·长沙》的主题
描写秋天的诗句
《沁园春·长沙》学法引导
多元视角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大境界·高格调·重手笔──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从三个层面解读《沁园春·长沙》
抒尽襟怀一“独”字──读《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教法提示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特殊句式
格高调远景,豪迈激荡情──对《沁园春·长沙》的多层理解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比较
《沁园春·长沙》教学三换
《沁园春·长沙》中心思想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