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劝学》疑难词语解析

《劝学》疑难词语解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劝学》疑难词语解析

1、于:

介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引进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解释“从”“对于”等。另一种是表示比较,一般用于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语之后,可解释为现代汉语的“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表示“从”,后一个“于”表示“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里,“于”表示“对于”。

2、虽:

复句中表示让步关系的常用连词,等于“即使……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经过风吹日晒枯干了,也不会再挺直,那是因为人工把它弯成这样的呀。

3、者:

比较特殊的代词,可用在动词后表“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者”表示“的原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者”代原因。

蟹有六条腿二只螯,不靠水蛇、黄蟮的洞穴就没有可以存身之处的原因,是用心不专。

4、则:

连词,一般用表连接复句中的分句。可以表示条件、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解释“就”“便”。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变直,兵器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锋利……就认识通达而行动没有过失了。

5、以为、无以:

是一种凝固结构。“以为”也就是“以之为”,“以”后省了宾语“之”。有一种用法是表示把某事物改变成另一事物,“作成”或“把……作成……”

“輮以为轮”,“把……作成……”

用火重烤把它弯曲成木轮。

“无以”是“无以”后省去宾语“什么”,“没有什么可以用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把小水流积聚拢来,就没有办法可以汇成江海。

6、而:

连词,在文言文中用得非常广泛灵活。在本文中有这样三种用法:

⑴ 表示并列。

“蟹六跪而二螯”,表示两个并列词组。

“知明而行无过矣”,连接词组有进一层的意思。

知识通达而且行为上没有过失了。

⑵ 表转折,意为“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他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远。

⑶ 表示前后意思相顺承。前一动词表示方式,后一动词表示目的或结果,中间的“而”与“则”相同,解释为“那末”。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多做好事养成崇高的道德,那么自然能达到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圣人的思想了。

7、“中绳”与“受绳”:

“木直中绳”的“中”(zhòng),解释符合,作动词。绳,绳墨,名词。

“木受绳则直”绳,用墨线衡量,表动作。受,表示被动,加在动词前。

8、参省:

参在此念 cān,比较检验的意思。(省 xǐng:反省,反察。)不能把“参省”理解为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因为荀子的认识论与曾子的反躬自问不同。荀子认为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应该参加社会实践。

9、利足:

利,便利。足,走路(等于如今“远足”的“足”)。表示善于走路。

10、君子曰:

君子,指有道德学问之人,这是虚指。是作者假托君子之言,表示言之有据,借以展开论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美国朋友的一封信
给妹妹的一封信
给东方第一哨所的叔叔的一封信
建议书
电脑,我想对你说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伙伴的一封信
家乡的变化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贩毒贩子的一封信
期待父爱
写给小伙伴的信
我把幸福告诉你
环保,点点滴滴也是开始——给全市人民的建议书
把幸福告诉你——抓螃蟹
团市委机关效能年活动上半年工作小结
两地分居请调申请
士官留队申请书范文两篇
酒店领班申请书范文
申请购置设备的报告
十佳大学生申请书
司法所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文体局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交通局上半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总结
市人事局纪检监察人事工作总结
两地分居工作调动申请书
“执政为民,廉洁高效”集中教育活动总结
农业财务核算组工作总结
一级士官申请书
贷款申请书
截止期测试在销售收入审计中的应用
《企业会计制度》给独立审计带来了什么?
行业会计制度下的年报审计调整
如何规范审计收缴处罚款项解缴入库
债转股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走出内部审计认识的误区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不同点
规避审计风险
CPA防范风险的新举措
浅议铁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
论计算机审计风险的成因
入世对我国审计的影响与风险防范
博弈与现代审计制度
地方商业银行审计应注重特色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运用不足的原因及关键点例析
《雨巷》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诗两首》词语解释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雨巷》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说课设计
《雨巷》教学设计
《雨巷》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诗两首》结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