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过秦论》思路辨正

《过秦论》思路辨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8

《过秦论》思路辨正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的传统篇目,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成为总结秦王朝灭亡教训的富有代表性的结论。对于这个结论的依据,我们往往是从秦王朝统一天下后施行暴政和贾谊的政治思想入手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它从崛起到灭亡的整个历史过程;即使注意到这个过程,也只是关注其前期的辉煌,而忽视了形成辉煌的原因。因此,对本文的思路,也就一直没有作出明确的分析。

其实,作者在极力渲染从秦孝公到秦昭襄王四代君王辉煌业绩的同时,从来就没有忽略他们之所以辉煌的原因。在作者看来,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就是仁义的开端。“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就是这一结论的依据。我们知道,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对“王道”的图景作了具体的描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可以说,“务耕织”就是对孟子“王道”思想中这一内容的高度概括。在这里,贾谊把“立法度,务耕织”作为秦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反映了他对“王道”──即仁政的肯定。在贾谊看来,秦国的迅速发展壮大,关键在于施行仁政,“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因此才取得了向四方扩张的辉煌业绩。文章前两段没有具体叙述秦国四代君王的治国之道,而是着力渲染其迅猛发展之势,正是用所取得的业绩来证明治国方略的正确。

兴于仁义,亡于暴政,这是贾谊在本文要表达的基本思想,也是本文组织材料的基本思路。“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在这一段,作者详细地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和治国之道──在作者看来,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是因为“六世之余烈”,而不完全是他自己有所作为;历经二世就遭致灭顶之灾,根本原因在于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又“废先王之道”。“废先王之道”就是废仁义,“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就是行暴政,这就注定秦王朝只能是一个短命王朝。

综上所述,对于《过秦论》的思路,以及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理解,必须注意作者对秦孝公到秦始皇几代君王治国方略的论述,尽管这些论述比较简略,但它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也只有这样理解,才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施”相一致。如下图所示:

秦孝公:立法度,务耕织

施仁义:兴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始皇:废先王之道

行暴政:亡

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秦国从崛起到统一的辉煌,从统一到灭亡的迅速,而忽略了其历代君王治国方略的差异,就有悖于老贾写作此文的初衷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妈妈画像
没有想到
一件有趣的事
我爱我家
培清,我想对你说
身边的美德故事
妙招
麻雀
“傻
秋枫
芦荟
运动会
游大河庄园
三只小山鸡
献花
关于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成就\问题及对策
试析理论视阈中的女性领导培训设计
关于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特色研究探新
关于职业技术院校应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
浅析中职学校中的班级细节管理
浅析如何在艺术类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研究
关于适应终身的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体系的建构
浅析开设团队游戏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
关于儒家传统道德观对高职毕业生诚信教育的影响
试论大学教师权威存在的合理性思考
关于科学发展颜引导高校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
试论音乐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于美国农村成人教育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
《老人与海》内容提要
《老人与海》课文分析
《老人与海》主题思想
《老人与海》写作背景
梦见狮子──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词语解释
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重难点讲解
《老人与海》写作特色
《老人与海》结构分析
《老人与海》写作特点
《老人与海》人物描写
《老人与海》疑难解析
不落的太阳──读《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