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层层对比,翻出“仁义”──《过秦论》论证特色分析
《过秦论》详叙史实,精为议论,篇末才亮出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本文论证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善用对比,于层层对比中,翻出“仁义”要旨。
秦的崛起始于秦孝公,文章先写地理优势,次写政治雄心,一个“席卷……”排偶句尽现秦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固守”二字暗示出秦孝公的上下一心、克尽职守。秦“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是“立法度、务耕织、修战具与连横”的直接结果。
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五位国君均“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文章略写后两位“享国之日浅”的史实,详写前三位。从四个方位写秦攻城夺地之锐不可挡,以诸侯约从之时人之众、将之广、心之齐、谋之深、志之坚写秦遭受严峻的挑战。秦最终无费一矢一镞,而致“诸侯已困”。此以诸侯约从之协力齐心与最终惨败反衬秦破诸侯之易,这里隐约写出秦之崛起与发展是有赖“仁义”之策的。
秦由攻势转入守势,始于“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及至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乃对外“执敲扑而鞭笞”,对内则废道焚言、“隳”“杀”“收”“销”、筑城掘池、良将精兵守要害。此时暴虐无道的愚民、弱民、防民之策完全背离仁义,有失民心。
写秦的败亡,详写陈涉的出身卑贱、才能拙劣、地位低下、起义军人少力弱、器钝兵疲,意在反衬秦王朝败亡之不易。“非尊”、“非銛”“非抗”“非及”的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竟能成功,此以各方面条件占优势的九国之师反衬陈涉。这种“成败异变,功业相反”的结局也说明此时的秦已变得外强中干,秦亡原因已暗含其中。
纵观全文,先以约从诸侯的协力齐心反衬秦破诸侯之易,继以微弱的陈涉反衬秦的余威不减、败亡不易,又以九国之师的强大反衬陈涉破秦之易,终以秦昔日由弱而强与今日虽强而败自成对比,突出秦败亡之速之易。四组对比,贯穿全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气呵成,水到渠成地翻出“仁义”要旨,故有“古今第一气盛文章”之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迎奥运
- 未来的水果
- 《太空旅行》
- 聪明的小白兔
- 龙游小辣椒
- 食品安全歌谣
- 小小修理家
- 蝴蝶与花
- 跟着流行走
- 颐和小区的早晨
- 贴鼻子
- 污染环境的结果
- 松柏
- 我的家乡
- 金色的秋天
- 加强线网规划 突出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骨干地位
- 核威慑的作用:一种康德式的观点
- 霸权·秩序·规则
- 面向agent技术在城轨交通自动监控数字仿真中的应用
-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站内脱轨原因及启示
- 制度背景下的监督效用
- 政党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
- 市场、国家与社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作用的限度
- 什么是社会规范性的伯林式自由——现代政治哲学解读
-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规划研究
- 新制度政治学:研究范式的复归或更新?
- 中国城市地铁规划论及科学价值决策原则
- 从人身依附到个体理性的成熟——“农民中国”及其解体
- 由互利性规则到政府的出现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咨询过程投资控制探讨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北京》教学设计之三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北京》教学设计之二
- 《桂林山水》教学过程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 《匆匆》(两课时)
- 《称赞》教学反思
- 《坐井观天》课程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案二
- 《丑小鸭》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