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过秦论》语言的“美人痣”

《过秦论》语言的“美人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0

《过秦论》语言的“美人痣”

美是多元的,有各种各样的,其中包括缺陷美。有人在评论文学形象的塑造时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史湘云就是一种缺陷美。林黛玉的病态和史湘云的“大舌头”(把“二哥哥”叫成“爱哥哥”)的缺陷反而把其作为人性美的一面给凸现得更加丰满而感人。对此,我们还有“美人痣”的说法。按理,一个女人的脸上长一颗痣,是很不雅观的;但就因那一颗不很雅观的痣,又往往把一种潜在的、隐性的美给渲染、幻化了出来,使得审美对象更达于化境。

事实上,语言的运用又何尝不是如此?有时,故意犯忌,逆锋入笔,竟也“反常合道”,美不可言。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无疑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但《过秦论》的美,愚以为,更多的是在语言运用上的那种“无伤大雅,却偏达于大雅”的“美人痣”似的美。

首先是重复美。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视重复为作文之病忌。而贾谊却偏偏在一些地方重复用笔,从而收到了简练所无法达到的超常效果。例如: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3、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以上“宇内”、“四海”、“八荒”、“山河”、“二周”、“六合”均为“天下”之义;例1的“席卷”、“包举”、“囊括”均为“吞并”之义;例2的“宰割”、“分裂”都有“征讨”之义;例3的“振……而御……”、“吞……而亡……”、“履……而制……”、“执……而鞭笞……”都是“暴虐统治”的意思,如果拿简练的标准来衡量,大可一言以概之。然而作者却肆意重复,不仅无丝毫累赘之感,反而造成了语势上的强烈奔放,音节上的错落有致;意境上也顿显博大幽深,撩人思绪。使读者从这重而不复的语言里深悟到了当年秦孝公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以及惠文、武、昭襄三王南征北讨,荡尽天下群雄的风卷残云之势;更使后世诸君一睹始皇帝统一天下后唯我独尊、暴虐无道的残酷统治以及“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的酷烈。至此,勿需贾谊多言,读者也隐约感到了“仁义不施”的结局。

其次是繁密美。通常,我们欣赏的是洗练美,视繁与琐碎而为拖沓与冗杂。然而,周先慎先生说得好:“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别于通常所说的罗嗦。”(《简笔与繁笔》)贾谊在其《过秦论》中的“繁笔”运用足以说明“繁”也是一种美。例如:

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宋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论”是一种“借古喻今,藉史讽时”的古文体。按常理,只需将上述描述中的首、尾句联缀一体,就足以表现九国之师“合纵攻秦”这一历史。然而作者却竭尽“繁笔”之能事,分别细述其贤君、谋臣、武将和外交使臣的姓氏及各自的特殊才能和执事,既增强了史实的可信度,同时又渲染了天下诸侯协力抗秦的强大阵容。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战国群贤图,从而为秦国的强大无比做了有力的反面烘托。

三是瘦劲美。如果说上述“重复”与“繁密”是一种肥硕与丰腴,那么《过》文用语的简约之处则体现为一种“瘦劲”美。瘦到什么程度?当然不是干瘪与寡淡,而是瘦中有劲,瘦中着力。用刘勰的话来说,叫做“句无可削”,“字不得减”,换言之:恰到好处。例如:

5、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6、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7、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8、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例5写秦孝公扼守险关,拥据一方沃土,大有“此其志不在小”的宏愿,但作者却仅用了一“据”一“拥”两字而境界全出。例6的“取”、“举”、“割”、“收”四个动词则活画了惠文王、武王、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凭藉其强大的国势,东西南北四处扩张的张狂之态;天下诸侯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土地丧失殆尽的窘态也跃然纸上。例7着“践”、“因”、“据”、“临”四字,把秦始皇至高无上、虎视天下群雄的嚣张跋扈描写得淋漓尽致。可以想象,天下诸侯敢不俯首听命、任其宰割?例8的“俯”、“委”两词就恰好体现了九国之师、六国之士亡国亡家却只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的苦相。然而,“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始皇帝的暴政终于尽失民心,陈涉首难,天下云集响应。例9的“斩”、“揭”二字,虽用语极俭,但却把一干深受暴政之苦终于忍无可忍、奋起反抗的褴褛之师描绘得维妙维肖。可见,“瘦笔”用到尽善尽美之处,不仅能有效的传达意境的内涵,物象的神韵,而且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驰骋的余地。

语言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优美(无论何种美)的语言不仅可以激发人的思维,而且还能升华人的情感,使人透过其文字表象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读《笑猫日记——保姆狗的阴谋》有感
《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有感
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感
读《幸福是什么》有感
重男轻女的思想何时消
读《生的喜悦》有感
和时间赛跑
顽强的女孩
读《烽火昭平》有感
感想
读《让自己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来》有感
读《汲取消化运用》有感
谦让之美
我读《神探福尔摩斯》
关于成立ERP选型实施领导小组的请示
2012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商务局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事业单位预算政府采购申请报告
镇农业工作站2011年工作总结
志愿者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副处级后备干部考察材料
社会公德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2012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学区研训员年度工作总结
汽配优秀班组申报材料
五好乡镇党委事迹申报材料
大学校极优秀团员申报材料
环保局2011年工作总结
监察局2011年工作总结
国外商业银行审计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学习独立审计准则的几点体会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审计创新对策
谈国有企业改革对企业审计的影响
关于财政效益审计问题的思考
正确把握审计定位 推动审计工作新发展
积极探索建立审计项目组运行机制
关于深化金融审计的几点思考
浅析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组织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
试论乡镇审计如何健康发展
整合资源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化发展
当前审计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于贯彻审计纪律“八不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政府审计发展十大趋势
政府财政审计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大境界·高格调·重手笔──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
抒尽襟怀一“独”字──读《沁园春·长沙》
关于《沁园春·长沙》的主题
从三个层面解读《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学法引导
格高调远景,豪迈激荡情──对《沁园春·长沙》的多层理解
《沁园春·长沙》特殊句式
《沁园春·长沙》教学三换
描写秋天的诗句
《沁园春·长沙》中心思想
《沁园春·长沙》教法提示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比较
多元视角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