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8
曹禺生平
曹禺以他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作蜚声海内外。特别是在当代,研究曹禺、改编他的剧作,使他的剧作以多种艺术形式重新和观众见面,已开成一股方兴未艾的潮流。国外的许多学者和大学也都争相介绍和上演他的剧作,曹禺已成为一位走向世界的艺术大师。
“窭人之子”曹禺,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名添甲,学名万家宝。童年时,父亲常常告诫他,不要忘记自己是“窭人之子”。他自幼天资聪慧,但性格孤僻。他受过较好的启蒙教育,还很早地涉猎了大量的古典小说,并且是个小戏迷,觉得戏剧是“一个美妙迷人的东西”。
1922年曹禺考入南开中学。首次以“曹禺”笔名发表了小说《今宵酒醒何处》。同时,还崭露戏剧表演的天赋。先后演过《少奶奶的扇子》、《打渔杀家》、《南天门》、《国民公敌》等多部戏。最为成功和为他带来莫大声誉的是他男扮女装演《玩偶之家》的女主角娜拉。
1928年曹禺被保送进入南开大学政治系学习,后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清华期间,他仍积极参加戏剧演出,有时还集导、编、演于一身。由于他出色的表演和才能,继钱钟书“清华之龙”后被誉为“清华之虎”。
1933年,23岁的曹禺创作了《雷雨》,成为中国剧坛上升起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新星。随后,陆续发表《日出》、《原野》、《北京人》。期间,担任了国立南京戏剧学院教授。
抗战爆发后,前往重庆、江安。1947年奔向解放区。解放后,长期任文艺界领导职条。1951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担任首任院长。
“写《雷雨》是种情感的迫切需要”
大多数作家的创作都是由情感的汹涌激流推动的,不仅如此,这种情感的潮水还将强烈的折射到创作的具体过程和创作内容。曹禺就是这类情感十分丰富的作家。他在创作《雷雨》时,就“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汹涌流来推动我,我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同时,他还力求通过对故事的真实描写,把严酷的人生深刻地描绘出来,并通过人物命运的高度巧合提示人物命运的残酷性。
在《日出》的创作中,曹禺更是较之写《雷雨》憋满了一腔愤怒之情,这是他情感的又一次更强烈、更深沉的输出,是作家崇高的人道主义对旧世界的控诉。
《北京人》是曹禺写的最好的剧本,它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思索而完成的。它既蕴含着作家的希望和憧憬,又体现了作家对戏剧审美境界更高的追求和向往,它是曹禺创作历程的一个高峰,是一部传世的杰作。
观察与思考是创作的必经之路
观察生活是曹禺的习惯。他总是揣着一个小本子,随时把观察到的生活景象、人物的言谈、动作记在笔记本上。一次,一位做豆腐的老婆婆使他他产生了兴趣,他一观察就是三天。
在写《日出》的时候,他经常到妓院聚集的地方去了解、调查。有一次差一点被打瞎了眼睛。他还冒着被熟人看见,名誉受损的危险。为了获得资料,为了在黑暗的角落从那些污秽的“可怜人身上”发现人间美好的心灵,他遭受了不知多少折磨、伤害,甚至侮辱。曹禺就是这样以一个艺术家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美好目标,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在创作过程中,曹禺是一个不敷衍的人。他潜心设计结构,他在戏剧结构上的高超和妙手天成,是“五四”以来任何一位剧作家都无可比拟的。在人物塑造上,他更是花费了全部心血。在创作《雷雨》时,他给人物写小传、札记,所以,每个人物出场时都有一段非常精彩的人物介绍。这是曹禺的发明,在他以前还没有人这样做过。
曹禺是现代文学史上时代特色比较鲜明的作家。他不像有的文人那样懂得和善于保护自己,甚至有时显得缺少独立思考。通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极其伟大的、天才的人是如何被时代蛊惑、扭曲、吞筮。可以这样说:由于时代、社会的原因,妨碍了他成为莎士比亚式的人物。尽管如此,从《雷雨》、《日出》、《原野》到《北京人》,曹禺以不懈的艺术探索精神,在现代话剧的思想和艺术高度上,奠定了自己作为中国现代话剧史上一代艺术宗宝贝的无可争辩的历史地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逛动物园
- 给未来的我打电话
- 我发明的“摇钱树”
- 五毛钱
- 祖国在我心中
- 卖报纸
- 给自己点一盏灯
- 天使经过的地方
- 冬天
- 从此,我不再孤单
- 激烈的比赛
- 难忘的2008
- 爱在细微处
- 给小伙伴的一封信
- 猫和老鼠
- 探析风险背景下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对策
- 社保基金增值保值多元化渠道解读
- 浅谈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
- 谈中国石化石油焦的出口渠道管理
- 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改进专业抽样方案研究
- 欠发达地区财政紧缺现状与对策分析
-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与银行贷款项目评价的比较研究
- 探讨新形势下搞好价格鉴定工作的对策
- 论乡镇企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 大型技术引进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 浅析高速公路征地拆迁费用总承包下的征地拆迁管理
- 新时期高速公路运营评价与经济分析
- 水电站生产物资采购管理模式优化的研究
- 运用综合指数分析影响医疗收入的因素及建议
- 浅议施工合同评审的实施
- 12《埃及的金字塔》
- 《习作4》
- (听说训练)《________关心我》
-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 13《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片断赏析
- 《练习7》教学设计
- 14《游天然动物园》
- 7《飞向月球》
- 《练习4》
- 6《船长》
- 6《才能来自勤奋》
- (习作训练)《童年趣事》
- 《练习2》
- 16《古诗两首》
- 语文立体教学设计——《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