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2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单元分析:
本剧居于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教材中将其定为自读课,应当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戏剧的前提下,了解一下西方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篇,以开阔眼界,亲近经典,故本剧的学习应主要立足在了解之上而非深入研讨。
2、教材分析:
课文节选的是《哈》剧的第五幕第二场,是全局的高潮部分。鉴于《哈》剧较复杂的剧情和人物关系,须在进入文本学习前先向学生简介剧情,此其一;又因节选部分不能很好的表现哈姆莱特的主要性格,所以学生要想真正走进这一人物的内心尚有困难,无法自主研讨课后的思考题,故教师须向学生课前下发资料(或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但即便如此,本节课的定位应仍是了解名著而非欣赏名著,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介绍或讲解而非只是引导。
3、教法分析:
有两种课型可供选择:一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下发一定量的资料,让学生自主了解剧情和探讨人物性格,课上重点研讨人物和提出质疑,教师主要答疑。但在程度较弱的班级想要学有所得,教师仍要起主导作用,组织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活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下发歌德对哈姆莱特性格的细致分析的评价文章。
【教学过程】
注:第二种教法。
1、由学生简介莎士比亚导入
2、教师(学生)简介前四幕剧情
3、了解本场情节的发展及戏剧冲突
师生共同画出冲突示意图,明确本场情节是如何走向高潮的,主要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4、体会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问:哈姆莱特最终没有摆脱死亡,你认为这样的结局符合人物性格吗?(引导学生再读剧本,分析本场中哈姆莱特的性格)
本场中的哈姆莱特:虽然机智,但为人坦荡,具有英国绅士的风度,更主要的是他悲观,相信宿命,缺少行动的主动性。
他的对手国王:奸诈阴险,善用诡计,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结论:以君子来对小人,君子总是要失败的。哈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注:教师一定要在以上分析中及时补充出哈姆莱特忧郁、延宕的性格内核,帮助学生明白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5、体会莎士比亚戏剧的诗化语言及其内涵,进而粗略感知中西方话剧的差异。
⑴ 让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剧中的诗化语言,谈谈感受。
⑵ 教师补充本剧中的经典台词,加深学生感受。
6、作业:
阅读《哈姆莱特》全剧,写一篇读后感。
【教后记】
教这一篇很累,台词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谈不上主动探究和研讨,好在经过我“奋力”的讲解和引导后,部分学生对《哈》剧有了较好的理解,开阔眼界的目的基本达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三只虫
- “胖金妹”和“胖金哥”
- 我和我的妹妹
- 我的同班同学
- 妈妈爱俏了
- 姥爷,您辛苦了
- 神奇的老妹
- 可怜的小女孩
- “糊涂”老师
- 她真的很优秀
- 我感兴趣的一个三面人
- 我亲爱的姥姥
- 带小弟弟的喜怒哀乐
- 爸爸真爱我
- 咱班的79号
-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有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和信心
- 行万里路 2014年34期
- 装饰化艺术中的色彩分析
- 探析数学中的美
- 邹市明职业拳击比赛防守技术分析
-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 卫生文化建设要注重成果转化
- 在企业基层班组中,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及原因探究
-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 以强军目标引领学员队建设
- 网球的战术体系
- 网络人际信任研究
- 动态物理问题分析(一)
- 《松坊溪雪景》教材理解
- 《我家的园子》教学设计
- 《春日》教学设计
- 《松坊溪雪景》教学设计
- 《校园交响乐》教学设计
- 《我家的园子》教学设计
- 《春日》课文
- 《迷人的九寨沟》教学设计
- 《华山的险》教学设计
- 《校园交响乐》教学设计
- 《华山的险》教学设计
- 《绝句》教学设计
- 《春日》教材理解
- 《绝句》课文
- 《松坊溪雪景》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