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雨霖铃》教学设计

《雨霖铃》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雨霖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借助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2、知识目标:

⑴ 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⑵ 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⑶ 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3、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

4、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资源与课堂教学整合。

2、美读法。

3、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柴门扶杖,汽笛声催,生命总在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当我们轻轻敲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的词《雨霖铃》,感受作者笔下哀婉动人。(板书:雨霖铃)

二、有关词的常识

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广义来说,词本属诗之一体,然逐渐与传统诗歌分庭抗礼,经宋代无数词人于此倾注深情,寄托豪兴,驰骋才华,精心琢磨,创作出大量晶莹、灿烂、温润、磊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而且具有不同于传统诗歌艺术魅力的瑰宝,遂与唐诗如峰并峙,各有千秋。

词的分类:

按结构分为按字数分为

单调一片小令58字以内

双调两片中调59~90字

三叠三片长调90字以上

四叠四片

三、作者

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他是宋词婉约派的宗师,是北宋致力于作词的第一人,他的作品《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四、指导诵读,整体感知

1、播放配乐朗读磁带:

听读要求:本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明确:本词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词,感情基调是格外低沉悲戚。

2、诵读点评:诵读时注意把握感情基调,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⑴ 寒蝉凄切“切”要拖音,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情。

⑵ 竟无语凝噎“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

(本句是人物情感的高潮。)

⑶ 念去去本句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⑷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⑸ 更那堪本句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⑹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更”本句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3、学生放声朗读,自行品味:

要求:读准字音,熟悉内容,把握感情,注意语调、节奏,熟读成诵。

4、指名诵读,感受本词的情感氛围。

五、探究赏析

1、学习上阕:

教师点拨名句,深化学生理解:(视学生掌握情况决定详略分析)

例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开首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爱,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例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两句是实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都门”是指汴京门外。“帐饮”是说搭起帐篷请行人吃酒,古人离别饯行离不开酒。“无绪”是当时心绪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现。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这里要读得泪眼朦胧,难以割舍,不忍放手。

例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这句要读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

例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

2、学习下阕,重点鉴赏典型诗歌意象。

⑴ 教师引入:下阕字字珠矶,句句含情,很多句子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同样是写景但下阕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

教师边板书:

典型意象:酒、柳、风、月

⑵ 教师点评学生发言,深化学生认识。

关于酒: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

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苏轼也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

关于月: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关于风: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六、再次诵读本文,争取背诵

七、作业

背诵、预习下一课。

【附板书】

别前 景语(实):寒蝉、骤雨

长亭、兰舟

融 虚

雨 情 实

霖 情语:执手相看泪眼 入 相

铃 景 济

别后 景语(虚):烟波、暮霭

酒、柳、风、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湛河
古镇新风
那双闪光的眼睛
夸夸我的家乡
愉快的大年
我的家乡真美
游江滩公园
美丽的家乡
我们的校园
爱我家乡,爱我江北水城
校园的早晨
篮球少年
雪后的校园
奇妙的水之舞
2011年优秀团委书记申请报告
矿厂运输队红旗手申报材料
电梯维修保养部门工作总结
学校后勤无私奉献先进申报材料
再就业年终工作总结
大学生助学金申请书例文
2011年度文艺工作总结
员工宿舍、食堂工作总结
工作岗位调动申请书
大学转学申请书范文
助学金申请书格式范文
小学教师调动申请书
2011年法律事务部工作总结
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总结
环境绩效审计与财务绩效审计比较研究
关于基建工程审计的有效控制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审计对策
浅析如何加强与完善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
试谈多元视野中的内部审计
高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对审计专业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几点思考
浅议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浅析应收账款审计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及风险控制之探讨
刍议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浅谈离任审计风险
案例教学中审计案例选编新探
隐藏在“0”背后的陷阱
职业怀疑态度及其在金融业贪污审计中的运用
例说《纪念刘和珍君》的修辞效果
《赤壁赋》教学设计
鲁迅和他批评过的几位现代文化名人
执政府大屠杀记
《记念刘和珍君》有关资料
为《记念刘和珍君》中“然”字叫好
《赤壁赋》教学设计
陶潜的四句诗
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
未婚妻刘女烈士和珍事略
三月十八日惨案目击记
血尸
重读“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人
引领爱与敬重的阅读──以《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为例谈初高中衔接
杨德群烈士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