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雨霖铃》教学设计

《雨霖铃》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3

《雨霖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诵读,并通过诵读体会词的感情基调

2、通过常规分析、意象分析等方法体会词的意境、画境;通过想象,再现这幅离别图

3、品味关键字词,感受词的语言美、情感美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想象法、画图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语: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抒写离愁别绪是古诗词中的一大主题。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哪些离别名句?

2、生答。可七嘴八舌集体作答,以利于营造气氛,凝聚学生思想。

3、总结:诗人笔下的离情或深情,或豁达,或豪放,或婉约,可是,把离情写得最为缠当推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板书),这首词可谓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佳作,千百年来以它的凄婉柔美,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课前印发)

柳永,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了大量慢词,福建崇安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一次终于通过考试,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

柳永生性放荡,喜结交歌伎乐工。一生穷困潦倒,死后由歌伎集资埋葬。

柳永作品以铺叙见长,语言通俗,故流传广泛,“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这首词写他在京城仁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准备远行南方浙江谋生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的离别。

三、整体感知

1、听邓丽君唱《雨霖铃》录音。

2、学生:要求小声读一遍,找出能够体现感情基调的词句。

3、教师:

⑴ 明确体现感情基调的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概括感情基调:悲伤愁苦(板书)。

⑵ 朗读指导:基调低沉,应读得慢些,深沉些,尽量通过朗读传达出词人的悲伤愁苦之情。

4、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停顿、轻重音与节奏。

5、学生自读:要求投入,爆发出情感,读得感人。

6、齐读或抽个别学生读。

四、细品赏析

1、学生自主完成常规分析,教师适当点拨与检测

2、意象分析:找出意象,品析修饰词,体会词人情感与心境。

蝉:寒,既指傍晚雨后天寒,更指心寒。“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长亭:本送别之亭。

都门:原送别之地。

兰舟:催,反衬留恋时间之长,难舍难分。

烟波:千里↘

烟霭之浓之重,暗指阻隔之厚,衬托离情之深。情景交融。

暮霭:沉沉↗

楚天:阔,浩渺无边,徒叹何去何从,倍增穷途之感。

以上为实写之景。以下为虚写之景。

杨柳:“柳”同“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习俗,寓指不忍分别。

晓风:清晨凉风习习,倍觉凄凉。

残月:残缺不全的月亮正指人已离别,难以团圆。

(以上板书)

3、根据以上意象,展开想象,构画一幅简易的离别图

4、品味语言,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⑴ 下片“酒醒”暗示别后词人纵酒致醉,这与上片“帐饮无绪”是否矛盾?

学生讨论后,明确:上片中词人与情人离别在即,纵有美酒,也没心情,实在难以下咽;下片词人纵情醉酒,实乃借酒浇愁,却又愁上加愁。

⑵ 上片中,分别在即,为何“无语”?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满腹哀伤情,尽在不言中。千言万语,塞满哽咽了喉咙;情如潮涌,不知从何处说起。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⑶ 下片中为何说“良辰好景虚设”?

教师点拨:“良辰好景”在何时何地?“虚”又有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后,明确:“良辰好景”乃是想像之时,想像之景,无奈天意不成人聚合之美,良辰美景又奈何天啊,此处以乐景写哀情。着一“虚”字,不仅指明这是想像之境,也说明对未来的美好的想像恰恰让人徒增现实的浓厚的伤感,更无法引起欣赏之兴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词。

2、工笔细描离别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深刻的教训
“棉花糖”小妹
我可爱的“开心果”
踏青
螃蟹打架
致哥哥的一封信
我爱秋天
读书的乐趣
我爱小动物
我的房间
平安相伴·快乐相随
给爸爸的一封信
变化
倒霉的的一天
奥运情中国心
祖国发展我成长小学生演讲稿
复印机租赁合同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仓库租赁合同
车库租赁合同
祖国发展我成长演讲稿:我与祖国共奋进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范文
住宅租赁合同
2011迎国庆演讲稿
房产租赁合同
标准租赁合同书范本格式
柜台租赁合同
祖国在我心中精彩演讲稿
迎七一演讲稿:用一生的追求去实现承诺
在国庆节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如何做一个“学生式的教师”
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关于高中地理教材重新编写的几点思考
利用多媒体组合优化快速作文教学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发散思维训练方法初探
小议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举例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对如何提高高中女生体育兴趣的体会
小学社会课教学要注重“四性”
演练法的教学特色
改进外语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从美育的本义出发,探索中、小学音乐的陶冶教化功能
中学地理学科能力层次问题探讨
对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操作性探讨
怎样挖掘诗歌中的研究性课题
《一面五星红旗》课文原文
《卖木雕的少年》课文原文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6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案
《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生活──《一面五星红旗》案例分析
《卖木雕的少年》精品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同步练习题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一面五星红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同步练习题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7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