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6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小议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段首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稼了,雄姿英发”。在“小乔初嫁”的后面,着一个时态助词的“了”字,不仅词意别扭,而且在古人诗文中颇为少见。这是值得慎思的。毛稚黄论东坡《念奴娇》云:“‘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论调则了字当属下句,论意则了字当属上句”。这说明他对苏词中出现的“了”字,已有所怀疑,但意见还模棱两可,没有进一步探索。
顷阅明天启壬戌版梅庆生注《苏东坡全集》中载《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段首名,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正雄姿英发”。这就使我恍然悟到,现在苏词通行本中“小乔初嫁了”这个“了”字,是后人对“正”字的错写和误值。
再查清嘉庆版《白香词谱》,其中载有元人萨都剌《念奴娇·石头城·用东坡赤壁韵》后段首句:“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现在把这一句,按古人句读,分成三句。依照词有一定句数,句有一定字数来看,萨词是用“六、四、五”的句式,而不是用“六、五、四”的句式。他既然用东坡赤壁韵,可见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段首句,也是依照词的格调,用“六、四、五”句式填谱的。明版梅注苏词,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正雄姿英发”。不仅词意比前挺拔流畅,而且符合词的格调。
我们再看毛主席《念奴娇·昆仑》后段首句:“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么雪”。又《念奴娇·鸟儿问答》后段首句:“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可见古今词笔一致,都是用“六、四、五”的句式,严格遵守词的格调的。
从以上词例来看,可以证明现刊苏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小乔初嫁了“的“了”字,是下一小句开头“正”字的错写和误植。
为了这个问题,我和叶圣老通讯时,曾提出研究。接到圣老一九八○年三月十七日复信,谓“东坡赤壁怀古词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不仅高中课本为然,不少选本亦复如此。而此处我亦一向怀疑。一则不合‘六、四、五’句式,二则上说公瑾当年,下说小乔嫁了公瑾,文意别扭。今足下得见明刻苏集,作‘正雄姿英发’,则句式与文意俱顺适。”等语;圣老说“不少选本亦复如此”,使我想到如果用宋、明等珍版图书,来校勘现在重刊的同一图书,可以纠正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未被注意的讹谬。这也是我们治古文者,应有慎思明辨的态度和责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游
- 摘枇杷
- 红代表什么
- 花园里的花
- 老樟树
- 故乡的桥
- 小狐狸卖口罩
- 争吵
- 制作新年贺卡
- 难忘的攀岩
- 点鼻子
- 春天
- 梦
- 爱,从献血开始
- 最快乐的一天
- 货车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
- 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 工程师声学 特洛伊讲座
- 浅析创造性进行体育教学的思维方式
- 传统音乐教学的数字化革命
- 浅谈电子技术课程的优化教学改革
- 浅谈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的优势
- 高职音乐专业“和声学”现状与对策思考
- 语文教学中的严格正字问题
- Encore4. 5制谱软件在《和声学》教学中的作用
- 诵读——语文教学之根本
- 良渚文化反山遗址出土玉璧音乐声学特征的初步探讨
- 深入钻研“课标”教材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 静脉畸形诊断与治疗的超声学进展
- 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例说
- 《游褒禅山记》难解句子
- 《游褒禅山记》学习目标
- 《游褒禅山记》字词活用
- 《游褒禅山记》思想方法与典型例题
- 《游褒禅山记》题目简说
- 《游褒禅山记》学习步骤
- 《游褒禅山记》多义词辨析
- 《游褒禅山记》问题探究
- 《游褒禅山记》重点难点解答
- 《游褒禅山记》课文品读
- 《游褒禅山记》特殊句式
- 《游褒禅山记》词语古今异义
- 《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
- 《游褒禅山记》生字注音
- 《游褒禅山记》课文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