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5
《念奴娇》教学设计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教学目的】
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理解烘托映衬,虚实相济的写作特点。
3、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学设想】
1、指导如何把握意境,一课一得;
2、分析、对比、归纳、感悟风格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词风分婉约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学习了柳永的代表作品《雨霖铃》,其景凄美,其事缠绵,其情凄凉,“杨柳岸晓风残月”说不尽的感伤凄婉,融情于景。今天我们学习风格与之截然相反的另一首词。创设情境,并为对比伏笔。
二、初步感知
1、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2、背景简介: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3、朗诵:
⑴ 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⑵ 试读。知人论世,初步感受意境。
三、解读鉴赏
1、题为“赤壁怀古”,上阕中写了哪些赤壁景观?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2、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这些景物有何物点?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作者依次生发了哪些怀古情思?
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解读上阕,品味语言,赏析作品壮美的景语。
4、小结:实景与虚境。
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阕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个历史人物?指名朗读诗句。
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
6、“周郎”形象有何特点?
多情──愿望;如梦──自慰;酹江月──倾吐解读下阕,分析人物体会豪迈苍凉。
7、周郎如此,苏子本人呢?如何理解词的结尾?
四、对比归纳
1、课内训练:填表对比本词与《雨霖铃》;
2、归纳主题、写作方法;
3、指导把意境的方法。
五、作业课外选读一两首诗词,试把握其意境。巩固延伸
【板书设计】
大江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
实景 乱石 虚境 一时多少豪杰
惊涛 意境
江月 周郎风采功业
向往古代英雄
情感
感慨壮志难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秋节赏月
- 美丽四季
- 游江心屿
- 厦门游记
- 游登封
- 宝贵的一元钱
- 奶奶家的小狗
- 假如我有魔法棒
- 外婆
- 蜘蛛展
- 我的MP3
- 我与祖国共成长
- 畅谈暑假期间生活
- 我爱那一片草坪
- 贝壳奇观
- 依法公正审计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与防范
- 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披露影响因素
- 论国有出资人财务监督与总会计师制度改革
- 高校职务犯罪之审计剖析
- 会计服务市场发展的动因及趋势计
- 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
- 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
-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 内部审计职业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分析
- 论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独立审计委托模式
-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 效益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 结果与过程层面的管理审计评价指标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武器事业发展纪实
- 钱三强──中国的原子之父
- 邓稼先生平简介
- 《邓稼先》写作特色
- 杨振宁和邓稼先
- 《邓稼先》有关资料
- 让生命课堂从这里起航──《木兰诗》教学案例
- 《邓稼先》写作特点
- 谈《木兰诗》教学中游戏原则的运用──《木兰诗》教学反思
- 奥本海默
- 发现 讨论 探究 质疑──从《木兰诗》的教学谈研究性学习在语文中的运用
- 关于原子弹
- 杨振宁简介
- 《木兰诗》教学实录
- 《木兰诗》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