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念奴娇》教学设计

《念奴娇》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2

《念奴娇》教学设计

【研究主题】

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

【学习目标】

通过赏析研讨,学生能够把握词中创造的形象,品味词作表达的情感,了解词作运用的艺术手法,进而培养初步的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方法】

朗读,直观感受,咀嚼语言,比较阅读,知人论世。

【教学模式】

合作研讨,教师创设情境,组织研讨,引导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大家知道刚才放的是什么歌吗?(生答)对,这是《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大家看过《三国演义》吗?喜欢吗?能说说自己喜欢的三国人物和印象深刻的三国事件吗?(学生简单说说。)的确,三国是个充满魅力的时代,多少的英雄豪杰在神州大地上纵横驰骋,在历史舞台上尽显风流,上演了一出出令后人扼腕击节、热血澎湃的历史剧。其中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势,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时光如水,斯人已矣,但每一个为这一战所激动着的人来到赤壁,当年的冲天火光、震天喊杀声仿佛又能萦绕于脑海。赤壁之战后八百多年,一位伟大的天才人物来到赤壁,写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战一样流传千古的伟大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幻灯一〕

二、熟悉课文

1、放朗诵录音

学生自读课文。

全班齐读课文。

2、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幻灯二〕学生主动站出来,不看书回答。“纶巾”“樯橹”“尊”“酹”的意思是什么?“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这一句怎么理解?(指出这一句是倒装句。)

三、文本研读

1、齐读上阕:

〔幻灯三〕提问: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赤壁图景?有怎样的作用?

第一问参考答题思路:写到了哪些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再总的概括一下赤壁景色的特点。

(杜绝学生说一个词就算完了的现象,用清晰的思路完整地回答问题。)

要求学生在思考第一个问题时作“换词比较”的工作:将“大江东去”改为“长江东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改为“巨石巍峨,波涛击岸,激起千层浪”,是不是可以呢?(杜绝学生全凭感觉说一个词就算完了的现象,提示他们要准确深入体会景物特点,就要细细咀嚼语言;提供换过词语的句子,一是要他们采用比较的办法,二是指出了有表现力的、应该细细咀嚼的词语,使学生明确方向,节省时间。)

提供课外诗词: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为学生比较“大江东去”和“长江东流”提供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视野。)

第二个问题注意“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联系上下阕来考虑。提供《荷花淀》中的环境描写的文字资料。(联系学生学过的课文,来帮助理解第二问。)

〔幻灯九〕在思考讨论前,看一组图片,配以浪涛之声。(让学生直观感受词中“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图景。)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学生发言,全班交流。

〔幻灯四〕明确:描绘赤壁景色,写到的景物有江、山、浪等。用一个“大”和一个“去”字来描绘江水,写出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浪涛滚滚,奔腾不息,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而“长江东流”则无此气势,须再用“滚滚”等修饰语才可,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如加上“无语”“空自”等词语则是全另一番意境了。)

教师领读这一句,学生跟读,背诵。

“乱”“穿”等词语各有其生动的表现力,写出了山和浪的特点。乱-险怪;穿-高峻且化静为动;惊-声势浩大;拍-澎湃有声;卷-翻江倒海;雪-绘形绘色。

赤壁景色可以用“宏伟开阔,雄奇壮丽”等词语来形容。

教师领读这几句,学生跟读,背诵。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一个过渡句,描绘壮丽赤壁景色为下阕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并且烘托了周瑜的英雄形象。

教师领读这几句,学生跟读,背诵。

一生站起读上阕,全班齐背上阕。

2、齐读下阕:

〔幻灯五〕提问:词的下阕塑造了怎样的周瑜形象?其作用是什么?

换词比较:“小乔初嫁了”这一句写的是小乔,而小乔初嫁在赤壁之战前十年,此句是否当换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能否改成“金盔银铠,顷刻间,樯橹灰飞烟灭”?

出示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想想,词中写到古代英雄有什么作用?

〔幻灯十〕在思考讨论前,看周瑜图片,及有关小乔初嫁和火烧赤壁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周瑜形象并与词中之形象比较。)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学生发言,全班交流。

〔幻灯六〕明确:“小乔初嫁了”写出了周瑜的年轻有为,美人衬英雄;“雄姿英发”写周瑜气概不凡,风姿俊朗;“羽扇纶巾”显得从容儒雅;“谈笑间”表现其指挥若定(轻松镇定胸有成竹);“樯橹灰飞烟灭”则表明战果辉煌,大获全胜,建立了盖世功业。

教师领读“遥想公瑾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几句,学生跟读,背诵。

塑造周瑜的英雄和自己的形象形成对照,自然引出下文对自身的感慨。

延伸问题: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呢?应抓住哪些语句?抓住“早生华发”四字。

〔幻灯十一、十二〕介绍苏轼,重点在其被贬黄州的遭遇。学生回答。

明确:词人怀古伤今,表达自己了光阴虚掷、壮志未酬的感慨。

教师领读最后一层,学生跟读,背诵。

一生站起读下阕,全班齐背下阕。

四、总结

〔幻灯七〕学生自由朗读全词,齐背。生起立朗读。

五、拓展作业

1、这首词被认为是作者豪放词的代表作,豪放体现在哪里呢?最后的感慨是不是不符合豪放的基调呢?

2、课后阅读苏轼另外的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比较词作不同的风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聚会
天象奇观,日全食!
春耕
我的肖像
游未来
乌龟小强
爸爸给鱼治病
一生
送小汽车
体验骑马
小狗狗的哀求
丑小鸭回家
扬长避短
倒霉又快乐的一天
写字让孩子更优秀?不,只是为日后签名
感知舞蹈文化意蕴 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让礼仪教育更有“礼味”
在球类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对大雪寒江的点滴探寻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浅谈
希拉里·克林顿,怎么又是你
论情感渗入对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升的意义
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增加农业生产技术含量
我国高校与地方共建图书馆的现状与对策
“补白”艺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礼仪教育活动中孩子合作能力培养三部曲
融安县水稻肥料配方校正研究
统计思想浅议
过渡语――语文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B)教学案例反思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1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范文:观察豆子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四上语文园地二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四上语文园地二教案四教学案例反思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范文:因为选择不同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范文:观察昙花一现
语文园地二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四上语文园地二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范文:大街上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A)教学案例反思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范文:观察蜗牛爬行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