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定风波》教学设计

《定风波》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8

《定风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苏东坡的达观处世态度,真正理解苏轼的旷达。

【教学重点】

领会东坡的旷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想冒昧的问在座的女生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嫁人的话,你的白马王子是什么样的?春风得意的和倒霉透顶的,你选择哪一个?家财万贯的和囊中羞涩的,你选择哪一个?工薪白领的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你选择哪一个?大权在握的和屡遭排挤的,你选择哪一个?(自然得出世俗的答案)

那么苏轼的一生是怎样的呢?坎坷多磨难。苏轼自己曾写一首诗自嘲,精炼的概括了他坎坷的一生。

自题金山画像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要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但就是这样一个东坡,却有一个才貌双全的现代女子叫刘艳琴,高声呼喊着要嫁给他。她说:“佛说,修五百年方能同舟,修一千年才能共枕。他在他的千年里倏忽而过,我在我的千年里苦苦修行,虽然我不知道在这千年的轮回中,有多少人曾经如我一样地期盼过,但我仍愿意倾尽我的全部虔诚来祈祷:来生让我嫁给苏东坡,嫁给这个上帝唯一的骄傲。”

一个千年前历尽坎坷的落魄文人用什么在叩动着现代女子的芳心呢?坡翁的魅力尽在他的粗犷豪放,旷达乐观,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坡翁的词《定风波》,感受东坡跳动的脉搏。

二、朗诵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全班朗诵全词。

2、自由读全词,看小序部分在全词中的作用。

3、根据我划出的节奏,再读全词,整体感知全词的风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学生朗诵全词,看能否读出豪放的味道。

5、名家朗诵范读。

三、鉴赏

让一学生朗读上阙。

1、上阙是怎样描写自然风雨的?(穿林打叶──大、猛、急)

2、上阙哪些词最能体现苏轼面对眼前风雨的态度?

莫听、何妨、谁怕。

在把这些词放回原句中,再读,说说通过这些词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苏轼?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在疾风骤雨中且缓行且吟啸,从容不迫,处之若常。

3、如何理解“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轻”字?

其中道理,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

竹杖芒鞋,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百姓的),身份比较卑微的人所用。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是忙人所用的。

赢在心态:作者此时被贬黄州,已经等同于一个农民。分明是“无官一身轻”超旷、达观。

4、怎样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

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平生祸难:从时间上看(过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十年的贬谪生活,之后因乌台诗案,入狱103天;现在,被贬黄州,人生不自由;以后,预测不到的风雨更多,改贬汝州,后回朝,又外调到杭州,再回朝,又贬谪到颍州,惠州,儋州,再被召还,却死于途中。时间长达32年,被贬的地方之多达10个,无人能及,足可见他的心灵伤害之大)

然而作者却用一个“任”字,随便,不怕,我可以像对待眼前风雨这样从容应对任何一场政治风雨。

5、作者为何可以从容应对平生的风风雨雨呢?请看下阙。(读一遍)说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晴)。是词眼,如何理解?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提示: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风雨:逆境、挫折、穷、失

晴:顺境、达、得

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都不在乎。

6、到此刚才的问题答案出来了吗?那么作者对待人生风雨的这种襟怀叫做什么?旷达(板书)

7、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全词,找学生朗读

四、读,背诵全词

五、研深

作者认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如何才能做到?

归去。一种淡出江湖,达到真正超脱的境界。这是一种佛道的避世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苏轼的整个贬谪生涯。

如:他在《满庭芳》中“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在他的《临江仙》中说: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吓得对他负有监管之职的黄州太守赶忙派人寻找,以为苏轼顺江逃跑了。)

又如《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那么苏轼是否就是那种一味纵情山水,消极避世,追求清净无为,想过上桃花源式隐逸生活的人呢?不是。他还一直受着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在激励着他建功立业,在遭受打击后道家思想在帮他取得内心的平衡。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忧国忧民,心系天下苍生。他最开始在朝中做着大理评事的大官,当他看到王安石的过激改革给百姓带来严重不便时,他上书进谏。于是被排挤出京城。司马光上台被召回朝廷,他原可以接受教训,学会明哲保身的,可他又因为发对旧党废除王安石的免役法,再次被贬出京城。他想在官场上春风得意,壮志能酬,希望一展才华,实现理想,他始终忘不掉对功名的追求。

如,他在《赤壁怀古》中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又如《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在一首《满庭芳》里说“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又如《浣溪沙》中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依然奋厉有当世志,看到溪水能东流,悟出,难道人生不能再少吗?休要一味感叹时光逝去。他虽处困境,依然力求振作。)

又如《江城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可是,在做官上他是失败的。他始终不会媚俗,不会趋附,不会明哲保身。他一直是那么的艰难,多磨难。所以他只好看淡名利场上的一切,在淡漠中等待崛起的那一天。所以他的这种旷达,背后隐含的是一段又一段苦难的经历,一个又一个辛酸的故事。是东坡忍下泪水亮给我们的坚强。

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读东坡,让我们看到一种醒醉全无,无悲无喜,胜败两忘,宠辱不惊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面对政治祸难,东坡总能看的远,放的下,从容不迫,处之若常。

常言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我们人生中也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坎坷磨难挫折不顺,当我们再次面临人生的磨难坎坷时我们不妨学学东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排练
不爱作业的女孩
我的妹妹
我最佩服的一个人
喜迎奥运---新编唐僧师徒游2008记
暑假训练记
暴雨袭来
春的喜悦
短信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搞笑小纸条
我的同桌
“笑容可掬”的阿姨
发现
恼人的
给爸爸的一封信
外贸销售合同
房屋租赁合同(4)
销售代理合同
庆七一诗歌朗诵会朗诵稿
爱国演讲:喜迎国庆的演讲稿
大学院校爱国演讲稿——中华民族,我为你骄傲!
出口销售合同
清明节爱国演讲
纪念五四青年节的爱国演讲
租赁经营合同(2)
超市经销/代销合同书
继承五四传统发扬创新精神
商品进口交易服务协议
销售代理合同书
电脑试销协议书
我国民法的基本性质探讨(上)
21世纪民商事法律近期展望及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
关于制定中国民法典的思考(下)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上)
关于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几个问题的探讨
雇主责任归责原则探讨
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合同中的适用及限制
论分期付款买卖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下)
海域使用权制度研究(三)
WTO透明度原则与中国民商审判公开制度的完善
中奖权转让不适用“从随主”原则
对两大法系民事诉讼正当程序一般性比较分析
人格权若干问题探讨——纪念《民法通则》颁布10周年
侵权行为两论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课课练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
《古诗两首》课文简说
《语文园地一》教学建议
陆游的诗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1
苏轼的文学成就
《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设计1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范文:家乡
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课文内容
《古诗两首》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