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2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掌握比较法、朗读法、讨论法等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即对“人生如梦”的理解)

【教学设想】

按照情境教学理论,利用多媒体,结合朗读法让学生感知、体会、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气势磅礴、恢弘高远的意境;通过比较法,明确宋词两派在用词、选材、意境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和讨论、比较等方法使学生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教学设想】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了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现在,就请同学们谈谈你的学习成果,好吗?

生1:老师,我能把这首词完整地背下来了。

生2:作者通过描写景物,抒写内心的情感,也就印证了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生3:这首词语言比较精致、华丽,而且选择的意象为自然界中较小且静态的事物,如杨柳、晓风、残月、寒蝉、长亭等。

生4:这首词格调深沉,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了细腻缠绵、低沉含蓄的送别诗意境,它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品。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从柳永这首词的用词、意象、意境等方面进行了回顾,讲的都非常有水平。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词的另一派别──豪放派的代表作品,那就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师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感知全文

师:好,现在老师把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读一遍,在朗读过程中,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以前鉴赏词的方法,一起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朗读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心得。

(教师范读全文。)

师:好,刚才我们一起听了老师的朗读,现在大家一起来谈谈你对这首词的初步感受吧。

生1:这首词好像也在写作者不愉快的心情,但这心情与柳永不一样。柳永写男女主人公分手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而这首词在写作者老大无成的心情。

生2:虽然都在写不愉快的心情,但苏轼不一样,柳永显得含蓄、细腻,而苏轼就显得气势磅礴、雄壮激烈。

生3:这首词与柳永写的一样,也是通过写景,也就是通过描绘意象来抒发感情的。

三、鉴赏上阙

师:对,刚才同学们讲的都非常有道理,有见地。尤其刚才那位同学提到这首词也是通过写景,通过描写意象来抒怀的。

(教师板书:写景。)

师:那这些景主要集中在词的上阙还是下阙?

生:上阙。

师:对,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上阙,大家一起来找一下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

(学生朗读上阙。)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找一下。

生1:大江

生2:赤壁

生3:乱石

生4:惊涛

生5:……

(教师板书。)

师:对,大家找得都不错,那我问大家,这些意象尤其是大江与赤壁,前后是否可以调换,就是说,先从“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卷起千堆雪”,再写“大江东去……人物”?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不可以,因为按照人观察事物的顺序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即先写长江再写赤壁,符合这一规律。

生2:也符合时间的规律,这长江,在作者看来,已不仅仅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江,而是绵延不断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作者身处这有着特定历史事件的赤壁,也就会情不自禁把思绪定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三国,所以,这意象应该先写长江(久远的历史),再写赤壁(特定的历史)。

师:刚才两位同学分析得很有道理,他们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实际上也是作者由悠久的历史想到了特定的历史,由绵长的长江想到了古战场赤壁。

师:我们说,词人往往通过意象来渲染一定的意境,我问,这首词的上阙,作者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生1:激烈

生2:磅礴,有气势

生3:气势宏伟

生4:雄伟壮丽

师:因此,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他描绘的景物,是哪一句?

生:“江山如画”。

师:对,我们说,所谓意象是景物与情感的结合,那么由这些意象上,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1: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生2:对古代英雄的赞美。

(板书)

师:能否更具体些?

生:对周瑜的思慕(板书)

师:对,从上阙的哪句词表现出来?

生:“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师:为什么?

生1:这赤壁作者不称呼为诸葛赤壁,也不称呼为刘备赤壁,而是称呼为周郎赤壁。

生2:作者把周瑜称呼为“周郎”,这“郎”显得他特别年轻潇洒,不仅因为羡慕他年轻,而且还有更让他崇拜的呢?

四、鉴赏下阙

师:对,这就是接下来我们一起要鉴赏这首词的下阙。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下阙好吗?其他同学思考,作者还描绘了哪些意象(即写了周公瑾的哪些方面)?

(指定一学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朗读得相当有感情,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象?

生:“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师:这句写了周瑜的哪一方面?

生1:他爱情甜蜜,婚姻美满。

师:对。

生2:写他潇洒。

师:也不错。

生3:写他年轻。

师:也很有道理(板书:年轻)

师:还有哪方面的?找具体的语句。

生:“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师:这句在写什么?

生:写他有指挥军队,战胜曹军。

师:指挥时,他的神态怎样?

生:“谈笑”。

师:说明什么?

生:指挥若定,展现了他高超的指挥才能。

师:想看看周瑜指挥大军和火烧赤壁的情景吗?

生:想。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周瑜,体会周瑜的卓越才能。

(播放《周瑜点将和火烧赤壁》。)

师:到这里,即周瑜年轻有为的形象,不仅浮现在作者眼前,也出现我们眼前。

(板书:年轻有为。)

师:这是作者在咏史。

师:回顾历史,回到现实,作者却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会?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写这首词的画像,从这画相中,你看出什么了?

(出示课件──画像。)

生1:郁闷。

生2:身体欠佳(笑)

师:也对。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

(出示课件《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背景的文字。)

师:现在知道为什么要“多情应笑我”了吧?

生1:笑自己居然与周瑜相提并论。(人家一个大都督,我一个凡夫俗子)

生2:笑自己老大无成

师:都有道理,是吗?

师:同学们,面对这大江赤壁,想到自己的老大无成,联系自己的政治处境,于是作者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

师:同学们,自这首词问世以来,对“人生如梦”这句有许多的争论,有人说反映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你认为呢?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

生:1、我认为,苏轼如此地执着,到头来也老大无功,壮志未酬,而周瑜呢,年轻有为,功勋卓越,太伤感了。

2、即使是风流人物,英雄豪杰的周瑜,不也被这“大江”的“浪”淘尽,淹没了吗?所以说,“人生如梦”,所以说有消极的意味。

3、苏轼尽管有“人生如梦”的感叹,然而,作者的人生态度,还是比较洒脱豁达的,“一尊还酹江月”,他“还是举起酒杯,祭奠这万古长存的大江与明月吧”,还是把这苦闷,这压抑寄情于这滚滚长的长江、高悬的明月吧!

师:同学们,这首词虽有消极的意味与成分,但,它并没有影响全诗的格调与意境,这豪迈、雄壮的意境和略带消极(伤感)的情绪与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同出一辙,两词都写到了长江,也发表了对人生的态度,同时,也都用酒表达了豁达的心胸。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同样豪放的歌曲。

(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提示学生关注歌词。)

五、拓展训练

师:这豁达其实在苏轼其他的词都能表现出来,包括同一时期的作品,如:他在黄州的第四年写的《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词中有对快哉亭周围美丽环境和悠闲生活描写的基础上,他用“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作结。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词。

(出示苏轼图像与《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六、课堂小结

师:好,到这里,我们的上课即将进入尾声,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一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让我了解了宋词另一词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的风格──雄壮、豪迈。

生2:让我更深入而全面地了解了词人苏轼,尤其是他写这首词时壮志雄酬又不失豁达的胸襟,太让人感动了。

生3:让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

生4:让我在课后会更深入地讲究宋词两派别的风格,也让我在今后的业余时间有方法去鉴赏宋词──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也很有体会。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词来结束今天的课吧!

(学生背诵全词,播放音乐。)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睢 !我这记性
一位偶然相遇的陌生人
春驻榕樟园
我要感谢消防队
《雷电》
汶川需要爱
我的四十三个同学(一)
象棋大战
我爱家乡的李果
抱一个吧,我们永远是朋友
在困难中体学会人生
永远是朋友
路过地狱门口
西湖之旅
我想有双美丽的翅膀
国庆演讲稿
食品销售合同
庆祝了“五四”青年节爱国演讲稿
军人爱国演讲稿
手机代理协议
我爱祖国爱国演讲例文
垫底销售合同
市场场地租赁合同
配送站合同
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演讲稿
宝丰县农村信用社融资租赁合同
家电销售合同
企业租赁经营合同
委托销售合同
家具专卖店加盟协议书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上)
21世纪民商事法律近期展望及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
论分期付款买卖
侵权行为两论
关于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几个问题的探讨
海域使用权制度研究(三)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知识产权法(下)
中奖权转让不适用“从随主”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合同中的适用及限制
WTO透明度原则与中国民商审判公开制度的完善
我国民法的基本性质探讨(上)
人格权若干问题探讨——纪念《民法通则》颁布10周年
雇主责任归责原则探讨
对两大法系民事诉讼正当程序一般性比较分析
关于制定中国民法典的思考(下)
《火烧云》课文简说
《火烧云》教学建议
《火烧云》教后体会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范文:九峰公园
《火烧云》教学设计5
《火烧云》教学设计3
《火烧云》写作特点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范文:公园的一角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范文:观海
牵一发而动全身──《火烧云》教学片段及反思
《鸟的天堂》课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6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文:《变幻莫测的火烧云》
《火烧云》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