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借生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说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全文语言浅显,体现了母女真情。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日歌》录音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重点〗
认识生活和朗读课文,从故事了解母女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放生日歌曲,提问:谁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每个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
2、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出示课题18、借生日。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提问:
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我”指的是谁?
3、再读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你想读哪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认识两段中的生字。
3、小云的妈妈说自己把生日给忘了,妈妈真得是忘了吗?
(小云的妈妈并非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别人。)
4、指导朗读:
“您怎么从来不过生日?”没见过妈妈过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从来”,读出纳闷的语气。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指名接读三、四自然段。
2、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里会想些什么?
(大家讨论后,明白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了关心妈妈,同学们应该向她学习。)
3、指导朗读:
最后两句话是她经过思考想出的办法,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表现出小云的天真可爱。
五、全文朗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读,同学与同学读。
2、配《生日歌》读。
六、扩展活动
亲手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本课4个生字。
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要求:
1、读准字音,注意“正、怎、饭、拿”等字的读音。
2、分析字形,用不同的办法来记忆。
指导写字:
今:撇尖低,捺脚稍高,开口度大,撇捺相接处,点和横收笔都在竖中线上。
正:注意横,竖的长度,第二横是长横的一半,左竖是右竖的一半,最后一横长,稍凸起托连竖。
雨:“冂”要宽,蹭的竖,不出框,最后四点两两对称,如隔窗看檐下的雨水均匀滴下。
两:“冂”内两个“人”字分布均匀,“人”的“捺”均变为“点”。
3、学生写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复习巩固
1、复习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提示:红花中的字可以做词头,也可做词尾。
2、分小组比赛。
3、每组选出代表,全班比赛。
四、想象故事的结尾
1、请同学们编出故事的结尾。
2、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讲评小结
【课后反思】
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亲情。效果很好。
2、借本课从思想教育的角度渗透母、爱的伟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自我介绍
- 我的老师
- 幽默的叔叔
- 我的“紧箍咒”
- 毛泽东
- 爸爸的三大“罪状”
- 樱花的美丽
- “为什么”妹妹
- 小天使*涵琪儿
- 母亲
- 卡通人物庆圣诞
- 嘻嘻,这就是我
- 瞧!我班这群篮球“菜鸟“
- 进佩的人
- 记忆中的小伙伴
-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施工技术管理对策探讨
-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 建筑施工管理中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 浅述堆石混凝土综合单价分析
- 变电运行中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研究
- 实际工程中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
- 浅析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 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对策
- 关于电气综合自动化的改造和应用
- 关于如何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探讨
- 煤矿行业经营管控问题及研究
- 刍议建筑幕墙在建筑改造中应用
- 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产城互动研究
- 政府投资项目的EPC总承包合同浅析
- 《第八次》教案之二
- 《三袋麦子》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哪吒闹海》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 《三袋麦子》课文内容
- 薛法根课堂实录——《卧薪尝胆》
-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 《卧薪尝胆》教案之三
- 《第八次》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 《第八次》课文内容
- 《哪吒闹海》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 《卧薪尝胆》教案之一
- 《哪吒闹海》课文内容
- 《三袋麦子》教案之二
- 《卧薪尝胆》教案之二
- 《第八次》教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