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鼓励提问
1、出示课题:画风
2、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3、谈话:是啊,风看不见摸不着,是怎么画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风》。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3位小朋友和我们共同学习,看看他们是谁?认识一下吧。
2、贴头像,认读名字
chén dān zhào xiǎo yì sòng táo
陈 丹 赵 小 艺 宋 涛
(1)指名领读,齐读。
(2)去掉拼音读。
(3)择出生字读生字卡片。
齐读——开火车读
3、谈话:这三位小朋友我们认识了,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们大家一起去看一看。
提问:读课文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自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你画出来,请教你的小伙伴。
5、出示课文中生词:
宋涛 陈丹 赵小艺 显得更美了
旗杆 风车 呼呼的转 斜斜的雨丝
(1)指名读
(2)指名领读全班齐读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刚上课时大家提的那些问题。
2、出示投影: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风是什么样子的?
(3)小朋友们是怎样画风的呢?
3、小组内交流。
4、小组代表汇报。
5、欣赏画,说一说:图中有风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1、提问:你喜欢这三位小朋友吗?为什么?最喜欢哪个?
2、激趣:那你想不想演演他们呢?一个好演员必须台词过关。
出示投影:
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3、说一说,怎样才能读好这几句话?
4、指名读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予评价。
5、组内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6、指名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五、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艺”“丝”
2、观察生字,找规律:你发现了什么?
3、写的时候注意什么?
4、学生自己练写。(每字写一遍)
六、拓展练习
1、提问:除了这三个小朋友的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画风吗?
2、学生自由发言,对于有创新的想法给予鼓励。
3、学生动手画风。
4、展示学生作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拍照片
- 勤劳≠蜜蜂
- 七月四号看焰火
- 小时候的趣事
- 我的好玩伴
- 看小鹅
- 夏天的夜晚
- 小塑料袋旅行记
- 炸爆米花
- 打开水
- 这样才是好孩子
- 收苹果
- 我被老师误解了
- 动物们的运动会
- 割麦子
-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初探
- 风险管理目标下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整合分析
- 加强审计干部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探讨
- 企业内部控制会计问题研究
- 现金流量操纵研究
- 提高审计实施方案编制质量研究
-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研究
-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编写研究
- 计算机审计风险研究
-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研究
- 部门预算执行存在问题研究
- 高等学校修缮工程结算审计问题与对策
- 鉴别审查“假发票”的技术方法研究
- 内部审计现场管理的环节与控制
- 美好的形象来自于想象,崇高的境界来自于形象──《天上的街市》赏析
-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
- 创设文本情境,授之以渔场──对《天上的街市》一诗的情境设置
- 清朗隽美的夜歌──读《天上的街市》
-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导读
-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
-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
- 《郭沫若诗两首》学法指导
- 《郭沫若诗两首》典题例析
- 音乐在朗读教学中的尝试──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简析
- 《郭沫若诗两首》课标解读
- 郭沫若母亲的“诗教”
- 《静夜》案例分析
- 划开暗夜的理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