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二
学习目标:
1.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看片,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我们祖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你去过哪些地方?
2.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也有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有关日月潭的风光短片)。
3.朋友们,上学期我们曾做过一次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老师想在你们中间挑选几位优秀的导游,带大家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日月潭。(揭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成为日月潭的导游,首先要了解那里的情况。
请大家自己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不要加字,减字。)
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更要多读几遍。
2.反馈朗读情况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指导、正音。(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绕”“盛”的翘舌音、“盛”“省”“胜”的后鼻音、“隐”的前鼻音以及“环”的介音)
(2)看图识词
在学生朗读之后,适机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附近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建筑
请四个学生上台,读词,并在画面中指出对应的事物。
其他学生评议、帮助正音。
(3)看图,在组内分节朗读课文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喜欢读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2.你喜欢哪部分内容,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1)指名读
2)集体评议
3)教师指导后再指名读
(在学生读文过程中,适机出现“群山环绕”“隐隐约约”“清晰”“朦胧”等词,让学生多读读这些词所在的句子理解词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语说话。)
A.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B.晨星和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C.周围的建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D.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3.朗读全文。(每个自然段请喜欢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4.交流讨论:你在文中读到了什么?了解了些什么?请用读课文的方法告诉大家。
5.如果你是导游,你会先介绍什么给游客呢?(对日月潭的总体介绍)
你能来试一试吗?(多请几名学生说,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不看书;再介绍给同桌听)
6.说说你认为日月潭最美的是什么?(请每位同学在学习小组里,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组员听)
7.你最欣赏哪位导游?能说说理由吗?
8.请学生再次观看有关日月潭的视频,几位优秀导游为大家作介绍。(集体评议,教师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9.向好友介绍日月潭。(此内容也可在课后进行)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部分可背诵。
四、课外拓展,组织活动
(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台湾风景名胜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1.放有关台湾的风景短片,请小朋友来当当小导游,介绍景点。
2.知道在台湾还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吗?你能介绍给大家听吗?
五、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
说说这几个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绕”注意不要多加一点)教师范写。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六、课后作业
1.向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介绍日月潭。
2.画画你心中的日月潭。
3.把你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记载在好词佳句本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升旗仪式
- 观察螃蟹吐泡泡
- 中秋节
- 我和螃蟹
- 送给妈妈一个吻
- 第一次骑自行车
- 大雾
- 家乡的油菜花
- 今冬的第一场雪
- 关爱就在你我身边
- 多姿多彩的树叶
- 热闹的国庆节
- 我的一袋麦子
- 我爱的乐器——葫芦丝
- 陶泥
- 有关建设效能政府中人力资源培训的研究(1)论文
- 浅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思路(1)论文
- 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功用(1)论文
- 探析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1)论文
-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1)论文
- 浅论企业中人力资源的资本化(1)论文
- 浅论人力资源战略对电力企业的作用(1)论文
- 浅探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及其会计影响(1)论文
- 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 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的研究(1)论文
- 浅论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政府在位(1)论文
- 探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1)论文
- 谈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1)论文
- 浅论人力资源开发的公共政策意涵(1)论文
- 谈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构想(1)论文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 《〈孟子〉两章》测试题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 《〈孟子〉两章》近几年相关中考试题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 《〈孟子〉两章》特殊句式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