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任的道理。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三个儿子》这一课的生字和词语。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
(出示词语卡片)
(指名认读,齐读)
二、理解课文
过渡: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时都在评价自己的儿子。当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时,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三个儿子》。
1、学习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在井边打水时,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儿子的?请听老师朗读,边听边做记号。
(指名回答)
投影出示:
“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问:A、 这个儿子的优点是什么?
B、“谁也比不过他”这说明儿子在妈妈心中是怎么样的?
C、“既聪明又有力气”,瞧,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儿子呢。请你也用“既……又……”说句话吧。
投影出示:
“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问:A、 这个儿子有什么特长?
B、“好听极了”说明了什么?
⑴ 指导朗读两位妈妈的话。
⑵ 指导读第三位妈妈的话。
⑶ 指名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
⑷ 齐读三位妈妈的话。
2、学习课文第7~11自然段:
过渡: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一桶水可重啦!
(随机出示相关段落)
⑴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⑵ 指名表演读。
⑶ 喜欢这一段的同学一起读。
从井边到家里可远啦,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大家想想,此时,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啊?
3、当三个儿子看到他们的妈妈拎着重重的水桶在路上走时,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
⑴ 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⑵ 指名读,随机出示句子。
⑶ 播放动画,指导学生用“一只……一只……另一只……”说话。
⑷ 联系生活场景照样子说一句话。
4、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过渡:
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课文。当三个儿子都出现在眼前了,这时候一位妈妈又是怎样夸她们的儿子的,老爷爷又是怎样说的呢?
投影出示:
妈妈:“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老爷爷:“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⑴ 教师示范读。
⑵ 分四人小组讨论: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⑶ 指名回答。
(因为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⑷ 指名分角色朗读老爷爷和妈妈的话。
5、文中的三个儿子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平时,你碰到妈妈在做事的时侯,你是怎么做的?
三、小组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简评
四、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五、实践活动
从现在起,我们每天至少为长辈做一件事。你还可以把做这些事的感受写在自己的日记里。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很多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没有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是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示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接触。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多种形式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思想内涵。我将课后的练习说话穿插到学习课文之中,并结合儿童的特点采用动画,先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练习说话,然后再放手让孩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突破课文难点时,我挖掘文本的空白处,让孩子感受妈妈在提水时最需要别人的帮助,从而引导孩子理解帮妈妈提水的儿子很懂事,再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一环一环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学生讨论理解“儿女应该孝敬父母”这一思想后,再将主题思想升华到“尊敬长辈,关心他人”。
回顾这一堂课我觉得有几个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1、在突破文中难点时,我出示有关段落,朗读后就提问“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问题的提出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跳跃性,如果在此问题提出前,先作一个铺垫:“老爷爷看见的是哪个儿子?”这样设计提问,就降低了难度,学生更容易理解。
2、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而在最后一个分小组朗读的环节中,我没有明确地对学生提出朗读要求,而导致这一环节课堂气氛有点乱。
3、我们的研究问题是“教师的示范作用”,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虽然注意了运用示范手段,但广泛运用的意识还不够,只着重在朗读的过程中,大量进行了教师范读的指导。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视野还要放宽一些,在交流感悟、体验表演等其他环节,应该让教师的示范性更强一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数学,我有“十八字方针”
- 关于奥数,我的小升初工作报告
- 《童年趣事》
- 我考上重点中学的必杀招
- 兰
- 考入重点中学需要“双重保险”
- 《这就是我》
- 跳起来,是为了够得更高
- 小升初就像韩国泡菜
- 我接到录取电话
- 激烈竞争中胜出,我上了理工附
- 我的成功来自三方的共同努力
- 厚厚的资料帮我赢了小升初
- 小升初让我明白了“拼搏”的意思
- 考上十一学校的一些体会
-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 材料费中的采购及保管费
- 造价员应掌握的竣工决算技巧
- 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软件应用技巧
- 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必须遵守承包合同
- 从造价的立场去看现场 关于轻型井点降水法施工的计算
- 怎样报价才能中标
- 造价资料积累方法探讨
- 技术员岗位职责
- 工程签证程序
- 自己的预算总结
- 2009造价师考试《理论与法规》复习精华汇总
- 省定额站关于脚手架疑问解答
- 关于调整宁夏回族自治区计价定额人工费的通知
- 强烈推荐 预算问题大合集 (经典啊)
- 《雷雨》随堂练习之二
- 《雷雨》选段
- 《凡卡》
- 《丑小鸭》教学目标
- 《雷雨》人物分析
- 《燕子》
- 《雷雨》知识点精析:重难点分析
- 《丑小鸭》重难点分析
- 《雷雨》同步作文:范文赏析
- 《雷雨》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雷雨》同步作文:素材积累
- 《雷雨》作者轶闻
- 《丑小鸭》老师语录
- 《四季》
- 《丑小鸭》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