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1
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1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二、教学重难点
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三、教学设想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语(1-2分)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解释:康桥=剑桥=Gambriage)
然后问学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学生会说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播放大学图片。让学生指出剑桥大学,引出对徐志摩的介绍。
二、 徐志摩个人资料(课件介绍)(5分)
(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三、 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5分)
四、 朗读直至背诵全诗(配乐)(10分)
五、 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16分)
先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提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让他们说出这是为什么——有诗人的情感融入;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进而由教师总结出意象的含义——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配合板书……)
六、 课后小结(1分)
\\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
——(谢榛《四溟诗话》)
七、 课后作业(1分)
1、 每人写一首小诗,借景物抒发某种感情;2、 选学徐的其它诗歌。
八、 结束语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无需惊讶,更无需欢喜
转瞬间我便消失了踪影
我们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这相互交汇时的光亮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云彩 ……
金柳 ……
青荇 ……
潭水 …… 依恋之情
长篙 ……
星辉 ……
…… ……
(客观物象) + (主观情意)= 意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精神不跨人生不败
- 像蜡烛的老师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我的妈妈
- 我最敬佩的人
- 老师,你偏心
- 天使的“七宗罪”
- 伞
- 我的同桌
- 哥们
- 失败的英雄
- 感动人的一瞬间
- 我们班的“神经病”
- 美好的心灵
- 浅析占有的概念
- 浅谈甘肃河西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论文
- 我国物权法中居住权制度的设立
- 物权行为理论和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
- 中国法治的理想与现实
- 论执行威慑机制
- 论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
- 冀东港口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1)论文
- 优先权的概念分析
- 论担保物权的竞合
- 论夫妻财产制中的经济补偿
- 沈阳市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1)论文
- 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的迅速发展之优势分析(1)论文
- 合同概念重述(二)
- 河南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论文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养精蓄锐成语言──《观潮》教学案例
- 《观潮》教学案例及反思
- 研究式教学的点滴体会──谈我在《观潮》教学设计中的做法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画家的眼睛,作家的笔──《口语交际·习作》习作指导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钱塘潮水自天来──《观潮》教学设计与解读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