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26皇帝的新装》

七年级语文上《26皇帝的新装》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3

七年级语文上《26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

2、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

教学方法: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中步步提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先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今年多大年纪?60岁,对,再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这一生中最喜欢、最难忘的故事是哪一个?——《皇帝的新装》。因为这个故事写得实在太有趣,太好了。今天,让我们一起学这篇课文,一起来分享它带给我们的艺术感受吧。

二:初步感知

(1)请一个同学说说有关作者的情况。

安徒生,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3)分角色朗读课文,(先给大家2分钟找出角色)

叙述者,皇帝,老部长,诚实的官员,典礼官,小孩,爸爸,其余全体随员,骑士,大家,街上和窗子里的人均由不当角色的同学齐读。

(4)补充纠正字音:称职 chèn 随声附和 hè 滑稽jī

骇人听闻 hài

三、精细研读

(1)研读情节。先请大家找出文章的线索,然后请同学按线索复述故事并评价。

明线: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暗线:先用一个字概括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骗

骗子骗人—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假设这个故事就是某人在进行一次钓鱼活动,那么是谁在钓鱼?他在哪里钓鱼?他的鱼饵是什么?最后,又是谁把丝线剪断了?

明确:是骗子在钓鱼,在宫廷和大街上钓,鱼饵是新装,他钓到皇帝、大臣、百姓的赏赐或吹捧。最后被一个小孩剪断了丝线。

(2)研读人物,体会主旨:

A、先请同学们给课文加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

再想想课文中其他人物的性格。

明确:皇帝:昏庸、奢侈、虚伪、愚蠢、自欺欺人、色厉内荏

大臣:昏庸、虚伪、愚蠢、自欺欺人、阿谀逢迎

骗子;狡猾、贪婪、善于设骗

小孩;天真、诚实、无私无畏

B、下面我们请当年的三个人物:皇帝、骗子、小孩到台上来,其余同学都是当年的百姓,可以对他们进行各种评判。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们说。(三个人物也可以做适当辩护)

四、拓展延伸

1、思考: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辩论:有人认为骗子的行为值得肯定,有人不同意,你呢?

3、写作:假如游行过程中小孩子没有说出真相,故事将如何发展?请续写下去,假如小孩子说出真相,皇上实在难以再装下去,故事又将如何发展?请续写下去。

大臣助骗(虚伪自私、阿谀奉承)

骗子行骗(阴险狡猾,投其所好)

(虚荣昏庸愚蠢)皇帝受骗 骗 百姓传骗(胆小)

小孩揭骗(天真、无私、无畏)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皇帝的新装》,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皇帝的新装》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童话,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及形象的语言塑造了一个骄奢淫逸、昏庸愚蠢、虚伪自私的统治阶级的形象,反映封建社会的腐朽。全文以“新装”为明线,以“骗”为暗线,通过皇帝“爱新装”,两个骗子为皇帝做“新装”,皇帝二次派大臣去看“新装”,皇帝亲自去看 “新装”并上街展“新装”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腐朽的本质。

新课改理念下的新教材,在课文的编排上,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梯度编排。编者在第四、第五单元“观察反映生活—人和事、景和物”之后,安排了第六单元“想象世界—童话、民间故事”,这是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编排的,借以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训练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能力。

(2)、通过复述课文训练语言概括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联系现实生活、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4)通过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概括人物性格,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三、说教学方法:

孔子曾说:“引而不发,跃如也。”我们在教学时要重在指导方法,培养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力避灌输的枯燥和讨论的无序混乱。具体而言,我借助了讨论、表演、续写等形式进行教学,同时注意适当的点拨,尽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四、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直接体现,我设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课前没布置预习,本人与所教班级又有些语言不通,如果课前能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对后面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改天大有帮助,真可谓是“魔刀不误砍柴工”。

2、初步感知:让学生感知作者的情况、童话的特点,同时让他们找准角色,准备分角色朗读,提示学生朗读要读出人物的心理、性格和神态。此环节旨在熟悉课文内容。

3、精研细读: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领略作者巧妙的构思。复述课文时,从语言、心理描写中感人物形象是教学和重点。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我采用表演化。我先给学生分析皇帝一个人物,然后让学生运用我教给的方法去分析其它人物,然后让他对人物说说话。充分体现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阶值观。

七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模仿能力也很强。这样的方式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

让他们和钓鱼进行比较,抽象的内容得到了形象的诠释。其主题在学生中慢慢浸润着。

4、拓展延伸:这是一种学以致用的创新思维训练。这既是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又是进一步深化文章内容。使语文教学最终回归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

5、说板书设计: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增强语文教学中直观内容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个板书设计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赐教也显示了教学流程,它既便于教师归纳总结,又便于学生思考记忆。

板书设计

故事情节

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缘由) (发生) (发展) (高潮、结局)

主题:深刻揭露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无知愚蠢、虚伪自私的本质。

写作特色:想象丰富大胆夸张、曲折反映现实生活

大臣助骗(虚伪自私、阿谀奉承)

骗子行骗(阴险狡猾,投其所好)

(虚荣昏庸愚蠢)皇帝受骗 骗 百姓传骗(胆小)

小孩揭骗(天真、无私、无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们的校园变了
威海之旅
美丽的春天
家乡的传统文化
两条小鱼
独自坐公交车
难忘的第一次作假
有趣的一天
爱上网的涛哥哥
我学会了洗衣服
日 全 食
仙人掌
假如有一支神笔
美丽的荷塘
致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古代鬼文化探析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当代价值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略论豫菜的传承和创新
论社会主义宪政(1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传统的用途与滥用
十六大后现行宪法修改的思考(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社会主义宪政(2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阎锡山村政思想的影响
侗族丧葬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探析
论社会主义宪政(2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宗教文化的特征
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与家庭和谐
加强书法教学 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练笔案例
《桥》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有感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
《触摸春天》教学起由及教学思路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