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16化石吟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一课时
一、精心导入:
①可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②也可用音乐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 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感知内容:
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老师过渡):
《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请听老师范读。(配乐范读课文)
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跟读课文(跟教师朗读一次)。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问题组](大屏幕投影出示):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学生可在自由诵读中思考,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讨论后交流。]
[明确]:
a.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b.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c.诗歌分为三层:
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7 节 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三、研读赏析
①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②自主探究: (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
e.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以上内容在朗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个题,e题每组都要讨论。发言时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启迪意义。)
[教师提示]:
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 其余的内容,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③学法指导:
好诗阅读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深,重点词句细品味,联想想像悟中心。
(内容归结、板书):
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④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继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从小积累的一些生物知识,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注意将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如:“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能说些什么呢? 除课文之外,还能想像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录像或图片,介绍某种古生物。
2、学生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做口头介绍。
五、作业:
1、练习:一、二、
2、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题目可定为《远古的遐思-------读(观)××有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换班
- 跆拳道新教练
- 中秋节
- 我的弟弟
- 春天
- 包饺子
- 男孩,你在哪里?
- 太阳和月亮
- 开心
- 待到满山红叶时,我在香山笑
- 想跟爷爷学写字
- 最喜欢的水果
- 快乐的元宵节
- 妈妈生气了
- 元宵节赏烟花
- 浅议师法自然因地制宜
- 水泥砼路面板真空灌浆技术应用的浅议
- 高校工程项目的内控管理浅议
- 环境污染事故紧急预案
- 北京市建筑用能现状与节能途径分析
-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 浅议现代高校特色餐饮空间的塑造
- 浅议起舞在海岸线上
- 浅议能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计量
- 商业街区更新城市设计的研究
- 现代城市雕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浅议
- 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 浅议两型社会思想的哲学溯源
-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化垃圾处理能力
- 公共建筑用能定额研究现状及思考
- 《北京的春节》 作家作品及背景
- 《北京的春节》 习题巩固
- 《北京的春节》 重点探究
- 《藏戏》整体阅读感知
- 《北京的春节》 考点衔接
- 《北京的春节》 考点衔接
- 《北京的春节》 字词梳理
- 《北京的春节》 字意梳理
-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北京的春节》 趣闻故事
- 《藏戏》重点字词梳理
- 《北京的春节》 美文1
- 《藏戏》重点字词的意思
- 《北京的春节》同步作文 范文
- 《北京的春节》 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