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第6课 雪

第6课 雪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0

第6课 雪

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要多带领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让学生分别找出描写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不同含义。

3、鲁迅曾说过他的哲学全部在《野草》里面,让学生目前去理解《野草》还有些困难,但可以挑出《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几篇,如《秋夜》、《好的故事》、《腊叶》等,让学生感受自然描写中写实与象征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雪》中优美与壮美两个形象的和谐统一,从中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突破: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倾向。江南的雪是美的,但它是温润的美,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这一情感取向,阅读时需要仔细辨析。

鲁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例如: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用了一个峻急的但是,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上这个但是之后,情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这一点需细细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课文的范读音带、《塞北的雪》的CD及其歌词、幻灯机。

--学生准备

课前朗读几遍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1、导入:播放彭丽媛的《塞北的雪》,投影《塞北的雪》的歌词。

学生听音乐、听老师导入。

2、老师引:这是一首歌唱塞北的雪的名曲。本文的作者看见那纷纷扬扬的大雪浮想联翩,赋予了塞北的雪怎样的品格?

学生听讲,思考。

3、问:我们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过渡:对于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感想也不一样。今天我们来看看1926年的鲁迅先生对于雪的感想又是如何?

学生讨论后交流。

二、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出示问题(出示问题之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学生思考后明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2、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学生思考明确:南方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孤独。

三、启发学生讨论,明确文章主旨

1、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4人一小组讨论总结刚才出示的问题。

学生读文,思考。

2、引出问题: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没有遗憾?为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滋润美艳、绚丽有趣,但不能持久。

3、过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江南的雪给作者的感觉就是美艳、绚丽、有趣,但她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那么北方的雪是不是能洗却作者心中的遗憾呢?

学生听老师过渡。

四、研讨课文的最后三段,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三段。

学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2、启发问: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从这些地方我们还能感到北方雪的什么个性?

学生讨论明确:因为她永远如粉,如沙,决不拈连,蓬勃的奋飞,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她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

3、问: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雪的什么态度?

学生讨论明确: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对北方的雪的喜爱。

4、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的眼里,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个性张扬的精神,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张扬的个性,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这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讲的借景抒情。

学生听老师总结。

5、布置作业: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象作文。

学生记录作业。

补充资料:

自 嘲 1932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教学后记:

我们阅读这篇作品,既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飞雪,又能从中感到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让我们认识到鲁迅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最重要的是,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了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从而使他们在写景方面有了不少新的认识与理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当家”做饭
灯光球场
烹饪
农村的胡同(二)
做金工
课后
小羊的生活
学跳绳
班主任不在的时候
青蛙申冤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小猫和小兔的故事
两只小猫去钓鱼
溜冰
小猫和小兔
从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看科举制的兴衰
论阿多诺美学的人本主义思想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浅谈美国法律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浅谈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借鉴
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关系
西方文化理论视域与中国当代文化构型
论析20世纪西方的文化批判
评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西方文化内涵
不同宗教思想在英汉谚语中的折射
西方节日本土化中的国人文化心理分析
哈姆莱特的宗教思想和他的悲剧
浅析哥特亚文化的发展
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
汉英谚语反映不同的宗教思想与观念
教师只讲十五分钟──特级教师罗易执教《沁园春·长沙》评述
《诗两首》有关资料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戴望舒简介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特级教师罗易的一堂公开课
徐志摩简介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再”读《再别康桥》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轻盈飘逸 情景交融──解析《再别康桥》的意境美
《沁园春·长沙》课堂实录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
哀怨的自白──重读《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的女性情结
我教《沁园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