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醉翁亭记说课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2

醉翁亭记说课稿

一、整体设想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言山水游记,因此我们的教学之中必然要遵循两个基本规律,即文言文教学的一般规律(读——诵——译——析——品)和山水游记教学的一般规律(景物特点→人物活动→情怀抒发)。而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山水游记,它是采用的是在固定的空间(醉翁亭及其周围)里通过时间(朝暮)和季节(四季)的变换来写景抒怀,暗示了人物活动的经常性,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忘怀得失、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我们将在3611高效课堂的模式下来展开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里去感受作者的情怀,揣摸本文的主旨。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重点课文,也是中考的必考篇目。这是继《小石谭记》、《岳阳楼记》之后选入的第三篇写景抒怀的古代散文,它对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文言实虚词和积累、文言句式的剖析和进一步理解认识借景抒情写作方法有着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诸、壑、尤、蔚然、翼然、辄、寓、而、也”等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高雅人生的品位与志趣。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教学难点: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五、学情分析

我校八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属于中上等,文言文向来是大家较为头痛的东西,尤其是文言文的翻译和背诵是学生的老大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学生比较更加精细化的翻译和背诵指导、更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方法,才能保证这节课教学目标的如期完成。

六、教法与学法

基本教法与学法参照我们的36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课型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还有下面几点提示:

1、诵读法:文言文必须能过大量的朗读来完成课文的背诵与语感的培养。在具体的诵读过程中要以老师或录音范读为先、然后通过默读、齐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等方式,使学生对文章烂熟于胸。

2、翻译方法指导:要在上每次的文言课文时都要反复强调“留、删、补、换、调、变”翻译六字诀,并使之熟练运用。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素译(不借助翻译工具书来翻译)的习惯与能力。

古文翻译口诀(来缘于网络)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3、情景创设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再现醉翁亭的美景,使之更加深刻的欣赏景物,体悟做者情怀。

七、教学流程

本节课将分为三个基本课时来展开学习

(一)第一课时:主要解决诵读的目标

1、导入新课(关键词互动导入法):

同学们,请问“醉”字都有哪些意思?(引导学生从身醉和心醉两方面来回答)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喜欢醉,那么他老人家的醉又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走入《醉翁亭记》来感受醉翁之醉。

2、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由学生收集资料完成,教师补充)

3、听读:学生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在听之前先由科代表把本文较为难读的字及其注音写地黑板上,听完之后,则由科代表带领大家把这些字再强化一遍。

4、学生齐读:齐读时提醒学生留意两个关键字“而”和“也”

(1)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字,读起来语气不尽相同。

(2)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

5、对子互读和小组齐读

6、朗读展示:各组抽签展示,要注重展示前的提醒和展示后的小结,要全员参与,全体面向大家。

7、背诵比赛:可逐段开展。

(二)第二课时:主要解决翻译任务

1、学习或复习翻译课文的一般方法(留、删、补、换、调、变)和一般原则(信、达、雅),使每个学生殾能记住这九个字,并明确它们所表的基本意思。

2、利用各组黑板实行“文白对照式”翻译,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讲清楚每个部分的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基本文言积累和常识。

本文以“也”字结尾的判断句特别多,要使学生理解其意义和这种句式的一般翻译方法。

(三)第三课时: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主题

1、整体感知:

(1)本文的线索——乐,本文“以醉写乐”,“醉”是其表象,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乐”是其内心, 以乐贯穿全文,分别写了“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2)欣赏本文的美景: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

(3)品读本文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4)明确本文主旨句:醉能同其乐。

(5)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2、段落解析

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 → 琅琊秀色图 →酿泉流水图 →溪亭展翅图。

(此段展示时,可以让学生采用绘画的方法来描绘心中的美景,也可以采用导游介绍醉翁亭的方法来进行)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段,主要描绘了山水游乐图,此图又分为四个场景片断(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与概括能力):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此段展示时,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极力来塑造醉翁的形象,要营造出欢乐无比的气氛。)

第四段:抓住本段的关键句,也是一个议论句:“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来揭示本文的主旨。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此段展示可采用开放式思维:让学生谈谈那些令自己快乐的人、事、景以及快乐的原因)

八、作业设置:按基础题、发展题和提高题三类来设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我家
烦恼的我
春天的风情
猜猜是谁
小时候我很馋
意想不到
苹果的自述
我想起了家乡的那片翠竹
时间是可贵的
压岁钱
我是一个好孩子
沉默的朋友
微笑
政府采购合同(2008版)
政府采购合同(专用条款)
成教学院副院长的竞聘演讲稿
政府采购委托协议书
北京市农作物种子采购合同
食品采购合同
传输中心主任一职的竞聘演讲稿
竞聘建设规划总经理一职的演讲稿
北京市茶叶采购合同
传输中心主任的竞聘演讲例文
系研会主席的竞聘演讲稿
政府采购协议
竞选学生会主席一职的演讲稿例文
地税局局长的竞聘演讲
大屏幕彩电政府采购合同
浅析如何将语篇分析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
常见修辞的作用
探析影响英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因素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困境与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对汉学论著翻译规范的探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更要重视英语听说训练
浅谈现代英语教学法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话语分析二十年
报刊流行词语的出现原因及修辞运用
浅议语篇分析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浅谈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浅谈功能语篇分析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鲜活的形式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文采训练之广告口号
试论如何将新闻英语教学引入到高职英语教学之中
浅谈教育行动研究与英语教师职业发展
《永生的眼睛》教学建议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9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1
《永生的眼睛》教材简说
《永生的眼睛》一课一练
《永生的眼睛》──永恒的教育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5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6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7
愿天下盲人的眼睛恢复明亮──《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学实录
《永生的眼睛》教学反思1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8
《永生的眼睛》板书设计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