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枣儿教案

枣儿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枣儿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积累生字词。

2.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3.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反思现代社会与人的感情之间的冲突,关注亲情、关注身边的孤独人群。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剧本的主题,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 演读法 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枣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现实中的枣又香又甜,我们都很喜欢。昨天让大家预习了《枣儿》这篇课文,那里的“枣儿”是不是仅仅是指现实中的枣吗?那“枣”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概述课文。

二、学生复述课文

1、一学生复述

2、其他学生补充

三、探讨研究

1、圈划文中感人部分、含义深刻部分,小组合作讨论“枣儿”的味道?总结从哪些语言中看出“枣儿”的味道?

设置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

(1)老人为什么留着这些“枣儿”?

(2)孩子为什么怀揣这一个“枣儿”?

(3)老人的儿子、孩子的父亲都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长久的不回来?

香甜 真实的“枣”是甜的

老人对往昔的回忆

孩子对父亲的回忆

老人对孩子的疼爱

老人和男孩对未来的希望

苦涩 现实生活中老人的孤独

现实生活中孩子寂寞的期盼

现代社会与人感情之间的冲突

2.请学生根据文章的语言和事例,总结老人和小孩的形象。

老人 满怀亲情、富有爱心、怀旧、传统、孤独,

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男孩 思念父亲、天真单纯、懂事

3.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以“枣儿”命名?

“枣儿”是全文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4.“枣儿”除了指真实的“枣儿”,还有其它含义吗?

“枣儿”象征亲情、故乡、传统生活……

5.象征是现代话剧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文章中还有其它语句使用象征的吗?它们象征着什么呢?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选用了两个相同的童谣,它们所表达的含义相同吗?如果不同,分别是什么?

7.请学生表情朗读高潮部分。

四、拓展延伸

文中的老人和孩子都没有具体的姓名,看来这个故事具有普遍性。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则广告:常回家看看、有时间多陪陪孩子。用多媒体播放。(播客上有)

这两则广告和《枣儿》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反应了现代社会的亲情缺失。

1.同学们中有没有父母不在身边、亲人不在身边的,如果有,你们想对远方的亲人、远方的父母说些什么?

2.如果你是老人的儿子、男孩的父亲,或者广告中老人的亲人、女孩的父亲,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五、课堂小结

《枣儿》是香甜的,也是苦涩的。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面对这呼喊、面对这期盼,我们发出良久的深思……

六、布置作业

1、自选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感悟,字数300字以上。

2、预习《音乐之声》

七、板书设计

老人 儿子

枣儿

男孩 父亲

象征

亲情

故乡

传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梅花
诗选
缤纷夏日(日记8.16-8.24)
读《弃婴》有感
一场恶战
第一次当主持
星空中,我要成为最亮的那一颗--从小志大勤耕耘,科海展翅翱长空
家庭歇后语比赛
缤纷夏日(日记8.9-8.15)
迷人的春天
小白兔
缤纷夏日(日记8.2-8.8)
缤纷夏日(日记8.25-9.2)
陈村美景
劳动才会有“财富”-----读《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有感
影响独立审计质量的外部因素
关于绩效审计标准特点的探讨
注册会计师在鉴定资产损失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及对策
国家审计与权力制约和监督
会计工作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冲突及对策
企业转制过程中审计的几个着重点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煤炭企业销售环节内控评审初探
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企业会计制度》与内部审计
论内部审计风险的存在及防范
抽样技术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企业集团审计的几个重点环节
市、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与思考
拓宽思路积极探索项目绩效审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杂谈
导读式小组合作学习──自读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在合作与探究中培养学习兴趣──《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