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生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词语。
〖能力目标〗
1、通过读文,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质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3、通过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4、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收集资料和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⑴ 邮票(3张以上)。
⑵ 观察生活中有齿孔的物品。
⑶ 别针一枚。
⑷ 了解邮票的知识。
2、教师准备:
⑴ 搜集有关邮票的一些知识。
⑵ 邮票。
【教学流程及设计】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目标:
通过教师质疑,学生回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脑习惯,学会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2、形式:
展示实物,教师质疑,学生解疑。
3、过程:
⑴ 教师出示下载的邮票图案若干张,设问:
老师想将这么多邮票整齐快速地分开,你能帮老师想出什么办法?
⑵ 学生发言:
① 用小刀裁开;
② 用手撕开;
③ 用剪刀剪开;
④ 用别针刺开。
⑶ 教师评价:
大家的办法都不错,但是有的办法用起来不很方便。100多年前英国发明家阿切尔用了一个好办法让大家能又快又好地分开这些邮票,想知道他想出了什么办法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目标: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准生字。
2、形式:
自读课文,交流汇报。
3、过程: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注意读准字音。
⑵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⑶ 认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
三、自主探究,理解课文
1、目标:
让学生在读文、质疑、读词、小实验、谈体会等过程中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和打孔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2、形式:
读文质疑、读词想象、实践体验,交流感受。
3、过程: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⑵ 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生问:
① 为什么以前的邮票没有齿孔?
② 打孔机是怎样发明的?
③ 邮票打孔机什么时候发明的?
④ 为什么英国立即采用了打孔机?
⑤ 为什么现在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⑶ 教师随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合作解决问题,完成下列表格:
解决的问题: 课文中的答案: 补充的资料:
⑷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回答“打孔机是怎样发明的?”
⑸ 齐读动词,体会动作。
⑹ 小实验:
用别针给两张“邮票”中间处刺洞,然后沿洞撕开,再将中间没有刺洞的两张邮票撕开。
(实验时,学生两人为一组,一人拿邮票,一人小心翼翼地用别针刺洞,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⑺ 学生谈谈实验后的感受.
⑻ 回答“为什么英国立即采用了打孔机?”理解“立即”。
⑼ 回答“为什么现在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理解“仍然”。
⑽ 拓展:
① 因为打孔机打孔快,打孔后邮票能又快又整齐地分开,所以现在它仍然在使用,在为邮票打孔。你知道我国第一枚邮票是什么时候发行的,票面图案是什么,有没有齿孔吗?
② 世界上第一枚有齿孔的邮票是什么时候发行的?
③ 世界上第一枚有齿孔的邮票是1854年1月28日发行,与课文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有近六年之久,这期间阿切尔可能都在做些什么?
④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有齿孔?
……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大家说的这些东西因为有了齿孔,我们才很容易地将它撕开,我们应该感谢谁?
生:感谢阿切尔。
四、总结课文,探究人物品质
1、自由读课文。
2、谈谈: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3、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秀作文:为母亲加油
- 那一声声“宝贝”
- 6年中考满分作文: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 6年中考满分作文:金色苦难
- 6年中考满分作文:想做你的朋友
- 《品味时尚》
- 6年中考满分作文:走进西藏
- 责任让人美丽
- 《品味时尚》
- 7年宜昌市中考优秀作文选编
- 泱泱华夏之见证
- 《品味时尚》
- 《品味时尚》
- 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成长中经历的财富
- 07中考作文】—《你还会再入我梦中吗》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石油天然气行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相关问题探讨
-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常见问题及改进意见
-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编制提纲
- 引水压力钢管制造及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 编制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心得体会
- 惠州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规定
- 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制度
-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研究
- (煤矸石)电厂水土保持方案
- 浅谈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探讨
- 中国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研究
- 房地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和内容研究
-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A
- 《丑小鸭》同步作文
- 《两小儿辩日》引发的思考
- 《丑小鸭》关于挫折的名言警句
- 《丑小鸭》写作指导
- 《丑小鸭》考点练兵二
- 《丑小鸭》范文习作
- 《丑小鸭》重点语句探究
- 《衬衫领子》
- 《丑小鸭》考点练兵一
-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 《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情景朗读
-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B
- 《有的人》
- 《丑小鸭》作者趣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