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4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枯”等7个生字,会写“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相应的乐曲、彩笔和画纸、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励引入
1、回顾已经学过的古诗背诵。
2、引入学习第一首古诗《草》。
二、范读激趣
1、老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己尝试朗读。
3、同桌互相交流朗读。
4、个别展示读。
三、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学生自己吟诵体会。
四、启发想象,感悟大意
读了这首诗,老师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景象: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他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茂一次,不管烈火怎样无情的焚烧,只要春风一锤,原野上有会长出青青的野草。野草的生命力多强呀。
1、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眼前出现了那些景象。
2、四人小组合作画画。
五、诵读全诗
六、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枯、荣。
认识这两个生字吗?大声地说说它们的名字。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烧”。
七、自己读“我知道”
写好字,背背古诗,读读“我知道”中的内容,不懂的地方问问同学、老师。
第二课时
一、赏图引入
1、图画上画的是什么,猜猜画的是什么季节。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新绿初绽的树枝、栅栏、花丛掩映的小径 )
当学生说出图画上的小男孩在追蝴蝶的时候,追问:蝴蝶在哪儿呢?
(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花和蝴蝶的色彩 )
2、古时候有个诗人叫杨万里,他也觉得这个小孩捕捉蝴蝶的情景非常有趣,就写下了一首诗。
3、老师朗读全诗,在画中找找诗歌描写的景色。
二、初读全诗,识记生字
1、自己大声朗读,读准字音。
2、展示读,全班交流,纠正读音。
3、联系朗读故事,要读出感情,读出节奏。
三、诗话结合,感悟诗意
1、学生吟诵古诗。
2、学生看图,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稀疏的篱笆掩映着一条幽深的小径,枝头的春花已经凋落,绿叶初长,还没成阴,天真的儿童在捕捉一直黄色的蝴蝶,蝴蝶飞金黄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再也找不到那只蝴蝶了。
3、把诗中的情景变成一个故事,说给大家听。
四、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自由练习朗读。
2、读给小朋友听,互相评议。
3、练习背诵。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宿舍 徐 篱笆 稀疏 未来
2、自己读读记记,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未、追、宿、菜。
4、学生书写。
【教学后记】
古诗教学重在对诗的内容的整体把握,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诗的意境来理解诗的内容。在学习《草》这首古诗时,学生对“一岁一枯荣“中的“岁”字理解有困难,我让学生通过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先理解草的生长规律,再来确定“岁”字的意思,学生就明白了。在学习《宿新市徐公店》重在让学生想象后两句诗的情景,让学生自编故事,学生很感兴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灰兔-续写
- 爬山
- 电话-仿写
- 快乐的青蛙-续写
- 种合欢树
- 我爱我的家
- 可怕的沙尘暴
- 风-仿写
- 热闹的健身广场
- 洗菜
- 春游
- 我的宇宙游乐园
- 迎春花像什么
- 我的家乡
- 金鱼变成五环了
- 电视剧《蜗居》的接受美学解读
- 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对中国电影海报的历时分析
- 浅谈无声电影时代的电影音乐
- 分析影视音乐对音乐表演能力的适用性
- 对为推动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探索
- 浅谈电影数字特技设计思维
- 分析数字电影特技的艺术魅力
- 中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
- 中国电影新势力与电影可持续发展
- 话语媒体的先行者——凤凰卫视
- 议《李双双》小说与电影的改编
- 论冯小宁作品的浪漫民族主义情怀
- 成长电影的不同建构
- 对电影数字特技的思考和认识
- 对影视制片管制的思考
-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
- 《泉水》教案
- 《草船借箭》教案
-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 《匆匆》教案
- 《翠鸟》教案
- 《詹天佑》教案
- 《美丽的小路》教案
- 《落花生》教案
- 《夏夜多美》教案
- 《比尾巴》教案
-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 《鸟的天堂》教案
- 《草原》教案
- 《詹天佑》课堂教案